(
课件网) 单元框架: 第14 课 明朝的统治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加强皇权的举措,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的经济改革和全球性经济互动,初步认识这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能讲述明朝建立的背景、时间、都城、开国皇帝; 2.通过阅读教材以及材料分析,了解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及影响,掌握明朝的八股取士政策,理解其影响; 3.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明朝经济发展及其原因。 一、打江山 皇帝 1.时间: 2.建立者: 3.都城: 1368年 应天府(今南京) 朱元璋(明太祖) 二、固皇权 材料二:(地方)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百官志》 材料一:明初存丞相12年,胡惟庸任相期间“生杀黜陟(官员的升降),或不奏径行(直接执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藏不以闻。” ———《明史·胡惟庸传》 大明建立之初,面临哪些威胁? 结合课文与图片,对比前朝朱元璋做了哪些调整?朱元璋对中央和地方官制的改动,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二、固皇权 二、固皇权 1.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一)中央: 2.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二)地方: 1.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2.分封诸子; (三)特务机构 : “锦衣卫”“东厂” (四)思想文化 : 八股取士 1.目的:加强思想控制。 2.内容:“四书”“五经” 朱熹的《四书集注》 3.格式: “八股文” 四书:《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五经:《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文体特点:明朝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组成,因此称为“八股文”。明朝在科举考试中用八股文来选拔官员的这种形式叫“八股取士” 。 二、固皇权 (四)思想文化 : 八股取士 二、固皇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八股取士造成什么影响? (1)积极:考试形式标准化,利于规范考试;加强了皇权,巩固了国家统治。 (2)消极:①禁锢思想,扼杀人才;②阻碍科技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4.影响: 材料一:“如果仅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 ———万新 材料二:“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年代 世界主要科技 中国 占百分比 汉代 45(件) 28 62﹪ 隋唐 45(件) 32 71﹪ 宋元 67(件) 38 57﹪ 明清 472(件) 19 4﹪ 三、促发展 类别 表现 农业 引进 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手工业 棉纺织业 在明代由 推向北方 丝织业 是丝织业中心 制瓷业 景德镇是制瓷业中心( 最为著名) 商业 ① 和 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②出现了有名的 ,如晋商、徽商 阅读教材P69,梳理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 美洲 南方 苏州 青花瓷 北京 南京 商帮 明朝的统治 打江山: 本课小结: 固皇权: 1368年 朱元璋 应天府(南京) 中央: 地方: 苏州丝织中心、景德镇制瓷中心 引进美洲新物种 锦衣卫、东厂 商贸城市(北京、南京);商帮(晋商、徽商) 促发展: ①废行省,设三司 ②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 ①废丞相、中书省,权分六部 ②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 特务机构: 思想文化: 八股取士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C 随堂检测 1.《明太祖实录》中记载“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这条祖训反映朱元璋为加强皇权采取的措施是( ) A.设立三司 B.设立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