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除法》同步教学设计 第2课时 搭一搭(一) 1.结合搭正方形的操作过程,认识余数,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法关系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有余数除法意义,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 3.初步形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能顺利解决实际问题。 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经历探索余数和除法关系的过程,体会余数一定比余数小。 教法:引导自学 学法:动手操作、自学探究、小组合作交流法。 课件、若干根小棒 一、复习铺垫、激趣导入 1.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0÷5= 28÷7= 45÷9= 32÷4= 2.玩游戏是小朋友们的最爱!看!淘气和笑笑在玩摆小棒的游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游戏中……首先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4页,读图片上的数学信息并且找出数学问题———4根小棒搭一个正方形,13根小棒可以搭多少个正方形,还剩几根? 二、自学指导 1.请小朋友们用13根小棒搭正方形,最多能搭几个正方形? 2.认一认,想一想。 横式应怎样列呢?13÷4=3(个)……1(根) 3.请你好好想一想,每个数在操作过程中表示什么?特别是余数1,为什么它要剩下? 3.搭一搭,填写教材第4页的表格,你发现了什么?注意一定要填上正确的单位。 4.再分别用25、31根小棒搭一搭正方形,试一试。 四、交流反馈,精讲点拨 1.课件出示引导学生认识竖式中:“13”表示把13根小棒拿去分,“4”表示摆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3”表示可以摆3个正方形(强调单位“个”),“12”表示3个正方形共12根(4×3=12)。“1”表示摆了3个后还剩下1根(强调单位“根”),说明“1”是这个竖式的余数,这1根不能再继续往下分了。 2.请同学们观察表格,比较每个算式的余数和除数。 思考:可以发现什么?有什么问题?“余数一会大一会小,怎么回事?”“余数都比除数小,为什么?” 先有学生操作(用学具摆一摆)。再列出除法竖式,完成搭一搭,填一填。 3.说一说以上表格中,余数和除数分别表示哪部分?单位分别是什么? 4.在分别用25、31根小棒搭一搭,验证结论。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再出示课件加以小结。 五、练习巩固 完成课本练一练1-3题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的愉快吗?谈谈自己的收获吧! 除法算式里,要弄清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义,还要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搭一搭(一) 1.13根小棒可以搭多少个正方形,还剩几根? 13÷4=3(个)……1(根) : 余数 答:13根小棒可以搭3个正方形,还剩1根。 2.除法算式里,余数要比除数小。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