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33183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56969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3课,中古,时期,欧洲,教案
  • cover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的第一课,上承第一单元第二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中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分裂史实,下启中古时期的亚非美洲的文明与发展。既有贯穿欧洲上古、中古时代文明发展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古时代欧、亚、非、美各区域文明交流的横向联系。同时为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做好了知识衔接。 学习目标(基于课程标准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确定) 1、能说出并解释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2、能运用唯物史观解释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变化。 3、能概括中世纪西欧出现的新变化带来的影响 4、能比较中国封建社会与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 5、能从时空观念的角度描述中世纪欧洲的发展过程。 6、能概括西欧、东欧封建国家的不同特点,理解中世纪欧洲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古西欧的政治、经济、社会特点;城市兴起的影响。 难点:城市兴起的影响———架起走向近代世界的桥梁。 学情分析 初中历史中考开卷考试,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低,即使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已有的知识储备还不丰富,大多是零散的、感性的、具体的,还没有形成严谨的知识体系,还很难形成抽象的理论认识;因此,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梳理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阶段,进一步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改变以往知识中心、单纯记忆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法 1、自主学习 2、问题探究为主要环节 3、比较法 4、讲授法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提问旧知识,导入新知识。 --温故知新(学生回答,3分钟) 1、中国什么时间、什么方式进入封建社会? 2、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经济: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小农经济是基本生产结构。 (2)政治: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三纲五常为伦理道德规范。 (4)社会结构: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3、阅读教材15页的情境导入,找出西欧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由此导入本课内容--欧洲封建社会是怎样的? 讲授新课 一、西欧封建社会(30分钟) (一)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 请同学们通读教材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使学生对欧洲封建社会形成整体认知,也为中西方封建社会的对比及中西方在近代的不同发展道路奠定基础。) 1、政治:封君封臣制度、封建等级森严。 2、经济:庄园经济主导、发展缓慢,土地是当时最重要的财富。 3、思想文化:基督教会在西欧封建社会占有统治地位。 总体:西欧封建社会发展不平衡,政治发展曲折艰难,国家长期四分五裂,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很晚才出现。 (二)中世纪早期(5--11世纪) 社会动荡,分裂割据 1、封建庄园的政治特征--封君封臣制度 问题探究(有效利用教材) 阅读教材15页内容和“学思之窗”,回答: (1)“主人”要履行什么约定?封臣向封君承诺什么义务?两者之间是怎么样的关系? 双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以军役和土地构成的等级身份制度。 (2)这样的制度对西欧政治有怎样的影响? 王权软弱,地方封建主权力更大,出现不同程度分裂割据局面。 师生共同总结 (1)原因:封君封臣制度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2)内容: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 (3)影响:一方面,国王或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