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33697

2.2 海陆的变迁 教学设计(表格式) 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

日期:2025-01-1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228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格式,七年级,上册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海陆的变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了解大陆漂移说与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本中的示意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变化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通过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难点: 1.海陆变迁的原因。 2.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表形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不论是多姿多彩的陆地,还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你知道“沧海桑田”的成语故事吗?(让一两个学生讲讲) 播放视频:传说我国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就以这种沧海桑田的变更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如果学生讲到,不必重复)其实这个故事的原意是指海陆的变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讲授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 了解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说出世界基本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一、沧海桑田 1.自主学习:电脑展示课本P33图2.10“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图2.11“我国东底的古河流遗迹”和图2.12“荷兰的围海大坝”。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 (3)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 2.个人展示学习成果: 3.教师评价总结: (1)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现在变成了陆地,也就是说海洋可以变成陆地。 (2)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和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了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为陆地,现在变成了海洋。 (3)荷兰是着名的“低地国”,荷兰人通过围海造田使本国的国土面积不断扩大,说明了我们人类的活动也能使海陆发生变化,不过这种变化只是局部的和小规模的,而且这种活动还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承转过渡:那么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探讨分析喜马拉雅山为什么会由海变成陆?而东部海域为什么由陆变成海?(各小组进行展示成果) 教师进一步分析归纳:地壳运动与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自然原因也是主要原因,人类活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人为原因。课后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实例能说明海陆变迁。 大陆漂移说 1.承转过渡:刚才的几个例子说明了在一些局部的地方,海陆是可以变迁的。那么从全球来看,现在的海陆分布大势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吗?怎样形成的呢?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呢?还是在不断变化的呢?你同意哪种观点呢?(学生议论)请大家不要着急下结论,现在我们从世界地图上来看看会得到些什么启示。 2.合作探究: (1)大陆漂移说由谁提出,他在怎样的情境下提出的? (2)请你解释大陆漂移说的具体内容。 (3)你能找到哪些证据来证明大陆漂移说吗? (要求:齐声朗读课本38—39页及41页阅读材料;先自主思考5分钟,而后进行小组讨论5分钟;展示时声音洪亮、有理有据) 3.教师评价总结:强调大陆漂移说的具体内容:原始的泛大陆逐渐漂移分离形成如今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进行知识总结,播放大陆漂移说相关视频进一步加深了解。 三、板块构造学说 1.转承过渡:通常我们把大陆漂移说又称为“大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