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4347

2016河南《奋斗者——中考全程备考方略》化学复习: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共56张PPT)

日期:2024-06-2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99751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16,河南,奋斗者——中考全程备考方略,化学,复习,第五
  • cover
课件56张PPT。01020304目录考情分析考点梳理典例精析备战演练考 情 分 析2011~2015年河南中考考情一览表续表:续表:考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考点二 化学方程式 考点三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考点梳理1. 概念 _____的_____,等于_____的_____。 2. 微观解释 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即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没有改变,_____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因此,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种类数目3. 解读质量守恒定律化合价物质总质量分子(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即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定律只适用于“质量守恒”,不适用于物质的体积、分子的个数等其他方面的守恒。 (3)定律中的“各物质”包括“气”“液”和“固”,不能把气体的质量忽略掉,即无论是参加反应的物质,还是反应后生成的物质,计算时不能漏掉任何一项。 (4)定律中的“参加反应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是指真正参加了反应的那一部分物质的质量,未参加反应的那一部分(过量部分和杂质)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4.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1)实验原理的选择 a. 必须是化学变化实验过程。 b. 反应现象明显,能通过肉眼观察到,物质反应完后,通过托盘天平称量,反应前后的质量无变化。 (2)实验装置的选择 a. 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b. 无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可以在密闭装置中进行,也可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如:(3)实验现象的分析 应从三个方面着眼:一是化学反应的现象说明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二是天平的平衡状况说明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三是如果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解释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如反应中是否有气体逸散,外界物质是否进入等。 5.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推断物质的组成 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2)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3)推断反应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4)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以及根据质量差确定某一物质的质量 依据:a.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不变。 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反应条件化学式反应物1. 概念 用_____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 意义 (1)质的方面:表明_____、_____和_____。 (2)量的方面: a. 表示各物质间反应时的微粒个数比; b. 表示各物质间反应时的质量比; c. 表示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生成物 质量守恒定律客观事实3. 书写 (1)原则:一是要以_____为基础;二是要遵守_____,即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2)步骤(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化学式配平(3)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的常见错误 a. 不符合客观事实,随意臆造化学式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b. 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没有配平或计量数不是最简比。 c. 化学式书写错误。 d. 错写或漏写反应条件。 e. 错标或漏标“↑”号或“↓”号。3. 计算时的常见错误 (1)未知数带有单位。 (2)所设物质的质量包含杂质的质量或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3)已知物质的质量没有带单位。 (4)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或者没有配平(这个错误会使计算题的得分降为1,甚至为0)。 (5)关系式中的数据没有与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对齐。 (6)步骤不完整、数值计算错误、答非所问等在其他学科也会犯的错误。典 例 精 析【解析】 稀盐酸与硫酸钠溶液交换成分后既不生成沉淀,又不生成气体,也不生成水,即两者不能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该实验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