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43527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课件(13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202729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20课,清朝,君主专制,强化,课件,13张
  • cover
(课件网) “君主专制” 建立、完善、强化的历程: 秦朝 隋唐 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制 建立行省制度 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西汉 推恩令 清朝的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呢? 确立 完善 加强 发展 强化 顶峰 巩固 第20 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时期 清初(皇太极) 康熙 雍正 机构名称 人员组成 职责 议政王大臣会议 满洲贵族 决定 一切军国大事 南书房 军机处 直接为皇帝 草拟谕旨、 处理奏章 皇帝亲信大臣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 皇帝裁决。 限制皇权 一、政治上———军机处的设立 皇权扩大 自主学习课本101-102页,完成学习活动一 翰林文人 特点: 简、速、密 跪受笔录 上传下达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顶峰) (2)目的: 1、文字狱 (1)含义: 统治者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的大批冤狱。 二、思想文化———文字狱与文化专制制度 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半轮明月西沉夜,应照长安尔我家。”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 “蒹葭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鸿听转明。” 这些诗句的作者为什么会被处死呢? 阅读课本第二子目,完成学习活动二 影响:禁锢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秦朝 西汉 明朝 清朝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八股取士 文字狱 2.文化专制政策: 目的: 表现: 为了维护集权统治 (1)大力提倡尊孔读经 ,组织人力大规模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 (2)清朝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对清朝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 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约8亿字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实际目的是将古代的文化典籍进行篡改,以删去不利之处保留对清朝统治有利的部分。 《天工开物》、《军器图说》这些科技著作都被禁毁,《天工开物》直到近代才在日本和法国重见天日。仅在乾隆时期,禁书毁书的活动就持续了近20年,据统计,共销毁书籍3100多种,15.1万部,销毁书版8万块以上。 ———常建华《清史十二讲》 影响: 致使不少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绝迹或失真, 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次浩劫。 设立军机处 文字狱 文化专制政策 君主专制 进一步加强 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 ①官场腐败 ②军纪废弛 康熙、雍正两朝精心管制,国库存银高达7000万两;乾隆好大喜功,开销巨大;到了嘉庆十九年,国库存银仅为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六分之一。 ③财政危机 ④贫富分化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阅读教材,找到社会矛盾加剧的表现 四、对外关系———闭关锁国政策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又将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粤海关志》 1.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致英国国王信函 2.清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侵犯 3.清统治者惧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 阅读教材105页第一段,找出清朝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原因? 自大 自卫 4.根本原因:中国的自然经济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自给自足 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政策 表 现 “禁海令” 多口通商 一口通商 “广州十三行” (1757年) 四、闭关锁国政策 ≠绝对禁止 不开门,咋办? 打! 清朝前期西方国家的对外扩张 积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