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45763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从字顺》作文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8次 大小:115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 cover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文从字顺》作文教学设计 课标及教材分析 一、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的习作教学目标指出:“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文从字顺》的教学内容,就具体体现了课标精神。教材从“语句表达要准确;要注意语句间的连贯;写完后要修改" 等方面阐述“文从字顺"是写作基本功,并提出这项基本功需要我们在写作中反复磨炼,不断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作文训练是“文从字顺”。“文从字顺”是人们对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即要做到用词恰当、表意明确、句子连贯、思路清楚。更高一点的要求是连贯得体、繁简有度、前后照应、结构完整、行文通畅。这些要求都属于“文从字顺”的范畴。“文从字顺”的作文训练,可以通过交流、修改文章,培养学生推敲字句的习惯和能力,提升“文从字顺”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写作语言运用方面还不够简明,或旁生枝节,偏离中心;或用词重复,语言罗唆;或用语随意,表达不规范;或语序不当,产生歧义……致使事情写不清,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得到准确地表达。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立足学生的实际,有意识地进行“文从字顺”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教学目标 1、学会修改文章,培养推敲字句的能力和习惯; 2、通过经典赏析、习作交流等活动,养成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语言表达品质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修改文章,培养推敲字句的能力和习惯; 2、通过经典赏析、习作交流等活动,养成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语言表达品质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斟词酌句细推 一篇文章怎样才算得“通”?“词”使用得适合,“篇章”组织得调顺,便是“通”。反过来,“词”使用得乖谬,“篇章”组织得错乱,便是“不通”。从一般人讲,只用这么平淡的两句话就够了,这样的“通”,没有骄傲的文人所说的那样博大高深,所以是不论任何人都可能达到的,并且是必须达到的。--叶圣陶 活动一: “啄木鸟”行动—学生习作自评自改、对评对改、群评群改 1同学们,请准备一篇你的近期习作,自己读一读,把你感觉表达不准确、不顺畅的词语、句子勾画标注出来。 2.把你的习作读给同桌听,倾听、交流,提出对你感觉表达不准确、不顺畅的地方的修改意见。 3.班级交流,总结习作中词语和句子的常见语病。生生、师生交流总结:词———重复罗嗦;成语滥用;褒贬失当……句———歧义;搭配不当;句式杂糅(长句辨析);前后矛盾…… 4.红笔修改你的习作中表达不准确、不顺畅的地方。 二、析句明段理思路 在以上的教学环节中我们更明确的是“字顺”,强调用词的贴切,准确的表达,正如叶老所说,一篇文章还要看文章是否组织的调顺,这就是“文从”的含义。 活动二:梳理经典片段,品析句段间的自然衔接、逻辑关系。 (1)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2)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明晰:句段的前后呼应 (3)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4)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明晰:一树———一穂———一朵,由整体到局部的逻辑关系 (5)这里除了光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