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47260

第22课《寓言四则:杞人忧天》课件(共19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4-06-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86273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七年级,语文,统编,学年,2023-2024,PPT
  • cover
(课件网) 寓言四则之 列子 新课导入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句话联想到了古时候一则成语故事———杞(qǐ)人忧天。话说以前有一个杞国人,总是担心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没有可以容身的地方,每天都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富有启发的寓言故事。 作品简介 《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道家学派著作。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等成语均出自其中。 列子,又名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列子》把“道”融入故事中,是一本智慧之书,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包含深刻的哲学思想。主旨为万物生于无形,变动不居,人要掌握并利用自然规律。 疏通文意 看谁说得对 先小组讨论,疏通文意。不懂得合作探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杞国有个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忘食者。 忧:担心,忧虑。 废寝忘食: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崩:崩塌。 坠:陷落。 亡:无,没有。 所寄:所寄托的地方,这里指容身的地方。 wú 句意: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没有可以容身的地方,便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因:于是,就。 句意:另外又有一个为这个杞国人所担心的事而担心的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聚积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气体。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在天中活动,为什么担心天会崩塌坠落下来呢?” 晓:告知,开导。 积气:聚集的气体。 若:你。 行止:行动、活动。 疏通文意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辰,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星宿:泛指星辰。 句意:那个人说:“天如果真的是聚集的气体,日月星辰,不会坠落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聚积的气体中有光的东西,即使坠落下来,也不会造成什么伤害。 xiù yé zhònɡ 耶: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或“呢”。 只使:纵使,即使。 中伤:伤害。 疏通文意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奈…何:对…怎么样,把…怎么样。 句意:那人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聚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各个地方,没有哪个地方没有土块。你踩踏着,整日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chú cǐ 积块:聚积的土块。 四虚:四方。 躇步跐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疏通文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 句意:那个人听了消除了疑虑,很高兴,开导的人也放心了,也很高兴。 shì 自主探究 再读课文思考: 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自主探究 第一部分(1): 开端 第二部分(2-6): 发展 第三部分(7): 结局 交代故事的起因———杞人担忧天塌地陷,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晓之者耐心地向杞人解释了天不会塌、地不会陷的原因。 交代故事的结局,杞人的担心没有了,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很高兴。 自主探究 1.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有个杞国人担心某一天天崩地陷,自己没有地方依托,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自主探究 2.开导者最初是怎样劝说的? 3.杞人又产生了什么新的忧虑? 告诉他,天就是大气聚集在一起,人活动在空气中,不会塌。 日月星宿会坠落下来,大地会塌陷下去。 自主探究 4.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晓之者”的解释? 寓言中那位好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