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56648

【2022新版课标】人音版四下第1课《小步舞曲》教案+课件+素材

日期:2025-05-0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1818745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2,新版,课标,人音版,四下,1课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跳起来》第3课时《小步舞曲》。 【教材分析】 《小步舞曲》是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跳起来》第3课时欣赏课。古钢琴与乐队《小步舞曲》17至18世纪的作曲家巴赫在他卷帙浩繁、数量众多的作品中,不乏技巧精深、规模宏大的作品,但他也为自己的孩子们写了一些短小简易的、用羽管键琴(类似今天的钢琴,钢琴的前身)弹奏的乐曲,那就是《小步舞曲》。共中11首被后人收集在《巴赫初级钢琴曲集》中,成为钢琴学生的启蒙教材。曲集中第一首《G大调小步舞曲》又是最为人熟知的一首。乐曲为二段体结构。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是整个小学段的中间阶段,对于音乐知识也处在萌芽的好奇阶段,对音乐课充满了兴趣,乐于参与课堂教学和音乐表现活动,但是,音乐鉴赏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即要科学的引导,又要充分发挥学生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的能力,同时课堂的耐心程度不高,容易激动,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这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欣赏作品感受歌曲的典雅的音乐风格。 (二)艺术表现 能用优美欢快的声音哼唱旋律。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和节奏简单的为乐曲伴奏。 (四)文化理解 通过欣赏作品知道小步舞曲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作品能够简单哼唱主旋律。 2、分析作品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 1、用肢体语言和乐器简单的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展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外国有很多著名的作曲家你们都知道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他们著名的作品你们了解吗? 预设: 分享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部由德国巴赫创作的作品,它的名字叫作《小步舞曲》(书写板书《小步舞曲》)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问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引出主题,让同学们对于本节课有一个预热的感觉,为后续学习主题奠定基础】 二、师生互动,感受音乐 教师:同学们你们了解巴赫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巴赫(1685-1750)徳国作曲家,古典派复调音乐大师。18中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延的乐长及管风琴师。他的示教作品明显地突破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感情和大胆的革新精神。他的创作于法以复调为上。上要作品有200多部《康塔塔》(指有乐队伴奏的世俗或宗牧全唱曲)《h小调弥推曲》《平均补钢琴曲集》《创意曲集》6首《勃兰登保协奏曲》等。他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学们猜猜什么叫作“小步舞”? 预设:讨论回答 教师:小步舞是一种三拍子的舞蹈,起源于法国民间,后传入宫廷,逐步演变成速度舒缓、风格典雅的音乐形式。许多欧洲古典时期的作曲家都作有小步舞曲。下面我们聆听这部作品,感受这部作品的情绪和节拍是怎样的?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舞蹈感比较强,是三拍子 中速你们知道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吗?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三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乐曲为二段体结构。下面我们分段聆听,聆听第一乐段,听听旋律有什么特点?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第一段旋律以级进与跳进交替连音与顿音相间十分生动活泼,下面我们跟着钢琴哼唱 预设:哼唱 教师:聆听第二乐段,听听旋律有什么特点?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第二段与第一段没有太多对比只是音区提高力度增强情绪更为明朗,乐曲充满柔和典雅的氛围仿佛是小溪在缓缓地流淌,下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