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0560322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共31张ppt)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日期:2025-09-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69775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历史
,
纲要
,
中外
,
必修
,
2019
,
统编
(
课件网
)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华约的形成等典型事件的学习,描述二战后冷战对峙格局的形成过程。 2.能说出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能阐明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的基本史实,认识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的趋势。 4.通过对美苏由战时盟友到战后对峙的原因的学习,体会“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这一道理。 5.通过美苏冷战导致德国分裂、朝鲜战争等史实的学习,认识到单个国家的命运与世界大势联系在一起。 6.通过对美苏冷战的评价,客观全面地认识其对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国际格局:指的是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在国际关系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主要行为体,如国家或国家集团,所形成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和局面。 ———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 两极格局指的是冷战时期,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和局面。 地缘政治学:地理因素(如地理位置、战略军备等)是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对外政治决策的一个基本因素。 二战后,美国地缘政治学者斯皮克曼提出的“边缘地带”学说:“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控制了世界的命运。”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20世纪40-50年代)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1、冷战的含义 时 间 冷战主角 冷战特点 “冷战”的手段包括除战争以外的所有敌对行动。还包括:挑起事端进行颠覆活动;以“经援”、“军援”为诱饵,拉拢“朋友”,扩大势力范围;扩大军事同盟;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派军队控制战略要地;以经济封锁、制裁等手段,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以文化入侵,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理解冷战的手段: 从内容看:包括政治上反苏反共,经济上封锁打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军事上建立包围圈和军备竞赛,文化上以资产阶级自由化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 从对象看:对社会主义国家“遏制”,对资本主义国家扶植控制,对新兴民族国家进行争夺。 从方式看:以非战争形式的对抗为主。 从范围看:美苏“冷战”的重点是争夺欧洲控制权。此外,美苏还在亚非拉广大地区进行争夺,通过扶植代理人展开“热战”,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2)二战结束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由合作转为对抗。 (3)二战后美苏势均力敌,两国的全球战略出现激烈碰撞。 (4)美苏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 (5)丘吉尔“铁幕”演说,为冷战拉开了序幕。 2、冷战形成背景 提示: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政治和军事强国,拥有全球财富的50%,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一度垄断核武器。 美国会提出什么战略? 思考: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各确立了怎样的战略目标? 材料一 “美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杜鲁门 材料二 “(斯大林)谋求的势力范围是环苏联领土的‘中间地带’,他将这一地带视为苏联国家安全的屏障。” 全球扩张,称霸世界。 建立安全地带,保障国家安全。 斯大林 冷战的起源:苏联VS美国 凯南的“长电报” 1946年2与22日,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向华盛顿发回了一封8000字“长电报”,主要内容是:苏联对资本主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共35张PPT)(2025-09-20)
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2025-09-20)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2期统练(开学考)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09-20)
河北省河北定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09-20)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共28张PPT)(2025-09-2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