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60333

5.2土壤的形成(共32张ppt)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4-09-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491659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土壤,形成,32张,ppt,地理,教版
  • cover
(课件网) 土壤是位于地球陆地表层和浅水域底部,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空气和水分组成的。 土壤的概念和组成 1、土壤的概念: 2、土壤的组成: 土壤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并协调养分、空气、水分、温度等营养条件。 矿物质 45% 5% 水分 20~30% 空气 20~30% 有机质 理想土壤的组成(体积比) 2、土壤的组成 土壤固体 孔隙 ①土壤的物质基础,成土母质(风化壳或风化堆积物)风化形成的土壤固体颗粒; ②经风化分解,释放一些养分元素(钾、磷、钙、镁等),供植物吸收。 ①多集中在表层; ②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育,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 空气和水分均贮存在土壤孔隙中,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使土壤能通气透水,蓄水保温。 一、成土因素 土壤形成过程即:有机质的积累过程、矿物养分的富集过程。 土壤的形成过程 生物 成土母质 时间 地形 人类活动 气候 最活跃的因素 一、成土因素 ①成土母质 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成土母质)。 ①成土母质 成土母质主要是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的初始状态,也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进而影响土壤质地(砂土、壤土、黏土)和肥力。 砂土 壤土 黏土 组成 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较粗,含沙粒较多 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较细,砂粒、黏粒、粉粒比例适中 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较细,含黏粒较多 透水、透气性 保肥性 对农业的影响 好 较好 差 差 强 强 易耕作 最适宜耕作的土壤 不易耕作 影响岩石风化的强度、速度及土壤中有机质的多少 ②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 降水 气温 影响化合物的分解速率和微生物活动 降水的淋溶、侵蚀作用对土壤的影响 温度高,分解速率快,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少,土壤肥力较低 温度低,分解速率慢,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多,土壤肥力较高 降水多,淋溶作用、侵蚀作用强,土壤肥力较低 降水适中地区,淋溶作用、侵蚀作用适中,土壤肥力较高。 温度高 + 降水多 风化强度大、速度快;微生物活动旺盛 = 土壤形成速度较快,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但不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土壤贫瘠。 土壤形成速度较慢,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层薄、土壤贫瘠。 有机质积累多,土壤肥沃。如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 土壤水分少,发育程度低,土壤有机质积累少,土壤肥力低。 湿热 干冷 冷湿 干热 ②气候因素 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和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土壤肥力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③生物因素 ②生物因素 ②生物因素 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和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土壤形成的主导因素,土壤肥力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草类生命周期短,每年提供大量腐殖化的有机质,森林生命周期长,每年的残落物归还量不大。 森林以枯枝落叶形式堆积于土壤表层,草类以枯残根系进入土体上部。 有机质含量的比较: 草原土>森林土 ②生物因素 ①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率较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在山区,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物理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分化。 ②在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成土母质能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④地形因素 ⑤时间因素 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越成熟 )。在自然状态下,形成20厘米厚可耕作的土壤,一般需要100年至1000年。 ⑥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而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