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66660

2024年中考热点时事选择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无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316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4年,中考,热点,时事,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 cover
2024年中考热点时事选择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1.2023年6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网络或信函方式提出修改意见。该法律修订的正确路径是 ①汇聚民意 ②讨论协商 ③科学决策 A.②—————— B. ①—————— C. ①—————— D. ③—————— 2.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表示,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法治与德治关系的角度看,上述观点表明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与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②要重视发挥法律的教化作用 ③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④要以法治承载道德观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3年6月28日起,爱国主义教育法等4件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观察图片,中国人大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是为了 A.科学立法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4.“在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时,我们通过调研,以自己的视角和方式提出修改意见,其中有一条修改意见被采纳,还收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感谢信,我们既兴奋又自豪。”以上是某校中学生在课堂上分享的一段话,从中可以看出 ①公民可以直接参与立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中学生和成年人享有同样的权利 ③中学生感受到了民主决策的魅力 ④中学生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A.②③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2023年10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由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体现了我国 A.坚持依法行政 B.已经实现良法善治 C.坚持严格执法 D.不断完善法治体系 6.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下列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有 ①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表示,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是因为 ①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②法治比德治更具实效性 ③法治是维护我国社会稳定的唯一方式 ④法治对道德建设起促进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开始施行。小闽所在班级拟开展爱国主题活动。以下组织流程最为合理的是 ①撰写活动心得,分享体验 ②拟定活动方案,制定计划 ③执行活动计划,组织实施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①→② 9.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对“爱国”认识正确的是 A.爱国离中学生很遥远 B.只有做出巨大贡献,才是真正的爱国 C.在平凡之中也可以践行爱国、创造伟大 D.只有无私奉献才是热爱祖国 10.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意味着爱国主义教育从此有了法律依据。下列关于道德与法治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 B.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 C.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 D.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023年6月26日,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在先后征求了36家中央有关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