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第2课 玩泥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泥塑的基本方法,包括采集泥土、筛选泥土、和泥、塑形等步骤。 2、通过小组合作制作泥塑作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3、在玩泥巴、做泥塑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活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玩泥巴的最基本的技能技巧知识,如泥土的采集与筛选、和泥的比例与方法、塑形技巧等,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创造出各式各样的泥塑作品。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主动探究意识,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和实践,使学生能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在制作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课件,包含泥土的组成、筛取泥土和捏泥巴的示范视频。 一次性桌布、筛子(不同筛孔大小)、塑料盆、水。 事先制作好的泥塑作品,用于展示和激发学生兴趣。 2. 学生准备: 泥土材料(提前准备,确保安全无杂质)。 塑料托盘、水杯。 洗手设施,确保学生在操作后能清洁双手。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泥土的美丽图片和泥塑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玩泥巴的兴趣。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你们想不想也亲手制作一个? 学生交流交流自已是怎么玩泥巴的,不仅可以调动玩泥巴的经验,还可以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为后续活动做好铺垫。 2. 观察与探索 观察泥土:让学生观察泥土的颜色、颗粒大小等特征,并提问:“你们觉得这样的泥土可以直接用来捏造型吗?”引导学生发现泥土中的杂质。 筛取泥土: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筛子筛取泥土,并让学生尝试操作。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筛孔大小的筛子筛出的泥土颗粒大小有何不同。先用孔大的,再用孔小的,通过连线,得出筛孔越小,筛出的土就越细。 3. 和泥与塑形 和泥:指导学生将筛好的泥土加入适量的水,用手搅拌成合适的湿度。 塑形: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和好的泥土捏制自己喜欢的造型。学生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泥塑作品。通过运用捏、压、搓、团、揉等基本方法,组合简单的立体模型。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泥塑作品供学生参考。 4. 展示与交流 展示作品:每个小组由2名学生端起作品到讲台前,参加展评。反馈评价分为两步。首先,请各小组展示作品并由组长介绍本组设计思路。然后,通过教师点评,小组举手投票选出最佳创意奖。 交流心得:引导学生分享在玩泥巴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和借鉴。 5. 应用与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制作泥塑作品外,泥土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如种植植物、制作陶艺等)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泥塑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如制作小礼物、装饰房间等。 6. 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制作泥塑的经历和乐趣,并尝试创作一个与家人合作完成的泥塑作品。 7. 教学反思 1、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点,以及教学效果如何。 总结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2、思考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课件网) 第二课 玩泥巴 展示泥土图片与作品 不同种类的泥土 展示泥土图片与作品 泥土制作的艺术作品 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你们想不想也亲手制作一个? 观察泥土特征 泥土颜色多样,有黄、黑、红等,反映不同成分和质地。 泥土颜色 泥土气味独特,有时带有潮湿、芬芳或土腥味,反映其生态环境。 泥土气味 泥土质地有松软、坚硬之分,影响泥土的用途和可塑性。 泥土质地 动动手 jiǎn 拣 niǎn 捻 提问:“你们觉得这样的泥土可以直接用来捏造型吗?” shāi kǒng 筛 孔 shāi zi 筛子 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