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74710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981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治理,社会,制度,国家,必修
  • cover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单选题 1.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通过下列史料反映中华法系的特点是( ) 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谓非缘坐之罪及谋判以上而故告者。 议曰:父为子天,有隐无犯。如有违失。理须谏诤,起敬起孝,无令陷罪。若有忘情弃礼而故告者,绞。 注云:“谓非缘空之罪”,缘坐谓谋反、大逆,及谋叛以上,皆为不卧,故于孙告亦无罪。 诸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而辄悔者,杖六十。 ———《唐律疏议》 ①成文法典 ②礼法结合 ③民法与刑法不分 ④以乡约家训作为法律的重要补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在中国,人们喜欢用家训的方式传承家风。读如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家训内容(单位:篇) 唐 宋 处己(修身、励志) 5 37 睦亲(包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团结兄弟) 3 14 治家(包括理财、管理仆从、居所安全、节葬) 6 24 处世(包括交友、尊师、礼仪) 5 26 从政 11 17 A.唐宋时期家训开始出现理论化趋势 B.宋朝家训“睦亲”量少说明封建伦理衰落 C.宋朝家训增多受到理学世俗化影响 D.唐朝家训“从政”量多缘于门阀势力膨胀 3.宋太祖曾下诏:“私炼盐者,三斤死”;宋太宗时规定:“有敢私市戍人青白盐(产自西夏境内的盐)者,皆坐死”“贩易私茶,遇官司擒捕抵拒者,皆死”;宋哲宗曾详细规定私贩青白盐,“一两杖八十……一百二十斤绞”。这体现了宋代( ) A.针对西夏进行经济封锁 B.严明法纪以促进民间商业 C.抑商政策仍占主导地位 D.经济管理中重刑色彩鲜明 4.理学家孙奇逢(1584— 1675年)在《孝友堂家训》中言及“樊迟问稼"时,对子孙提出“不有耕者,无以佐读者”的观点,寄望子孙以耕读传家。由此可见,孙奇逢( ) A.提倡耕读结合的教育方式 B.倡导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 C.弘扬儒家耕读传家的传统 D.主张礼法结合传播理学思想 5.唐律规定:徒刑以上的案件审结后,必须向当事人及其家属宣读判决,如不服判决的,可以提出要求,由原审判机关重审。若仍不能改判的,可以逐级向上申诉,直至上书皇帝,但一般不得越级。唐朝的上诉规定 A.有效地防止了冤假错案的发生 B.从制度上促进了司法的完善 C.成为唐朝盛世出现的核心因素 D.说明皇帝处理了很多的错案 6.下表为汉朝出土的简牍中有关债务情况的法律规定。据此可知,汉代债法的实行( ) 序号 债务方式 债务形态 身份 债务类型 债土 债务人 1 非法侵害 实物(盗窃) 百姓 百姓 私债 2 错贷 实物 官府 百姓 官民之情 3 借贷 货币(钱财) 百姓 吏,宦皇帝 私债 4 借贷 实物(官器财物) 官府 百姓 官民之债 5 欠付 货币 燧长 李长 私债 A.表明政府经济政策松动 B.旨在打击地方的豪强势力 C.有利于社会良序的建立 D.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管理 7.《唐律·名例》规定:不孝,谓告言、诅詈祖父母、父母,处以绞刑。同条法律还规定:不孝,谓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供养有阙,分别处以徒三年和徒二年的刑罚。这些规定体现了唐朝法律 A.深受儒家伦理教化的影响 B.服务于皇权专制的加强 C.突显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 D.注重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8.下述材料所包含的共同点是,在宋朝 A.法律制度体现出人性化因素 B.处罚刑犯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C.已经形成了严密的法律体系 D.重视以儒家的思想感化刑犯 9.秦汉的“律”“令”二者没有性质上的区别,“令”中有刑法内容,“律”中有行政制度。魏晋以后,“律”的内容开始集中于刑律,“令”则用于容纳行政法令。这表明魏晋以后( ) A.律令体系逐渐发展 B.专制王权得以强化 C.重视法律惩戒作用 D.儒学日益融入法律 10.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