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76072

饲养孔雀鱼 课件(共24张PPT) 小学劳动通用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劳动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16547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饲养,孔雀,课件,24张,PPT,小学
  • cover
(课件网) 饲养孔雀鱼 初识孔雀鱼 孔雀鱼原产于南美洲,作为观赏用鱼引入新加坡、中国台湾和内地,现已繁衍分布于部分热带地区的河川下游及湖沼、沟渠中,其野生栖地呈现多样化,主要栖息于淡水流域及湖沼。孔雀鱼的繁殖能力很强,并能耐受污染的水域,具群集性。孔雀鱼性情温和,能与温和的中小性型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孔雀鱼的寿命较短。目前基本上分成几种基本品系:礼服、马赛克、草尾、剑尾、金属、蛇王。孔雀鱼为杂食性小型鱼种,由于孔雀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强韧,所以目前全世界几乎随处都能见到它的芳踪。 体长4~5厘米,是最容易饲养的一种热带淡水鱼。它丰富的色彩、多姿的形状和旺盛的繁殖力,倍受热带淡水鱼饲养族的青睐。尤其是繁殖的后代,会有很多与其亲鱼色彩、形状不同的鱼种产生。雌、雄鱼差别明显,雄鱼的大小只有雌鱼的一半左右,雄鱼体色丰富多彩,尾部形状千姿百态。 最适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水质,最适pH7.2~7.4 食性较广,性情温和,活泼好动 卵胎生的代表,4~5月龄性腺发育成熟,在水温24℃,PH适宜的水中,每月能繁殖1次,每次产鱼苗数视鱼体大小而异,少则10余尾,多则70~80尾。 孔雀鱼繁殖时要选择一个较大的水族缸,水温保持在26摄氏度,pH7.2-7.4,同时要多种一些水草,然后按1雄配4雌的比例放入种鱼。 待鱼发情后,雌鱼腹部逐渐膨大,出现黑色胎斑;雄鱼此时不断追逐雌鱼,雄鱼的交接器插入雌鱼的泄殖孔时排出精子,进行体内受精。 当雌鱼胎斑变得大而黑、肛门突出时可捞入另一水族箱内待产。 待产箱中的温度应比原水温高1-2℃,箱底放青苔或水草,给小鱼设一个避身之处。雌鱼产仔后,要立即将其捞出,以免吃掉仔鱼。或者要塑料片围成漏斗状隔离墙,侵入水中,将产仔雌鱼放在漏斗中,使仔鱼产出后从漏斗下空洞掉入漏斗外水体,雌鱼就吃不到仔鱼了。 孔雀鱼的品系 马赛克 礼服 草尾 蛇王 金属 剑尾 单色系 实验材料 孔雀鱼30条、大鱼缸1个、水草沙石若干 片状饵料、ph试纸、鱼缸水温控制器、温度计等 放养前的处理 对鱼缸沙石清洗消毒,将适量沙石铺垫在鱼缸里,注入适量水,植入水草, 调节水pH至7.2~7.4,控制水温至24~26℃ 最后向缸中放入孔雀鱼 亲鱼的护理 亲鱼的喂养 每天定时早中晚三次投喂片状饵料,以亲鱼池还漂浮少量饵料为准,鱼食饱后捞出多余饵料 亲鱼的检测 亲鱼吃食是否欢快,活动有无异常,有无死鱼现象; 检查雌鱼肚子是否膨大和出现黑色胎斑,如有发现,将该鱼转入产卵池的塑料罩中待产。 鱼池的护理 亲鱼池的护理 保持水温在24~26℃,水质清洁无污物,每隔2~3天换水1/3,ph中性或略偏碱性 产卵池的护理: 水温高出亲鱼池1~2℃; 检查池中是否有仔鱼,若有及时捞出转入幼鱼池,并将产后亲鱼重新转入亲鱼池. 幼鱼的护理 幼鱼培育池温度控制在24℃左右。 刚出生的子鱼,当天不喂,从第2天开始,每天投喂适量蛋黄 使子鱼尽量多吃、吃饱,吃到肚子呈半球型,此时缸中还可保留少许蛋黄的程度 每天早晚各喂2次左右 繁殖成果 到4月23号为止,先后共繁殖出仔鱼126尾,亲鱼池中还有8尾雌鱼未曾或即将繁殖,总的来说繁殖结果还算令人满意。 问题总结 亲鱼池中的温度不稳定,经常出现温度偏低的情况 没有及时的补充和更换新水,导致亲鱼死亡6尾 未及时转移出待产亲鱼,致亲鱼直接将仔鱼产在亲鱼池中,亲鱼可能吃掉少许仔鱼 Thank You!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