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7645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课件:3.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共25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12827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孝文帝,PPT,25张,措施,改革
  • cover
课件25张PPT。中国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梦想 拓跋鲜卑怀着对文明的梦想,先经历了从森林到草原的漫长岁月,又在敕勒川平原上完成了从草原人至中原人的思想转变和生活历程。接着在公元398年,拓跋珪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次年称帝,完成了拓跋鲜卑踏足中原的第一步。 ———黄雪寅《追梦中原———从嘎仙洞到龙门石窟的鲜卑人》圆 梦———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材料一 《魏书?李冲传》曰:“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梦在前方———圆梦”的阻力材料二 魏太武帝在一次攻城时,曾写信给守城主将。信中大意是说:我今所遣战士,尽非鲜卑人。你杀了他们等于替我清除内部隐患,对我们有利无害。 ———教材34页“学思之窗”材料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的北魏存在哪些问题?梦想 道路———开拓创新政治:俸禄制和三长制 经济:均田制和租调制快速浏览教材,思考回答:为改变当时北魏落后的局面,北魏孝文帝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向先进的文明迈进?建立新制度 迁都洛阳 移风易俗阅读教材36—37页,按一定标准说出建立的新制度有哪些?材料 公元484年魏孝文帝下诏:“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hú)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实行俸禄制后,赃满一匹者死。 ———《北魏史》从无限制的掠夺到有限制的分配,进步了实行俸禄制前后,官吏的收入来源有何重大变化?材料四 均田制的主要内容:男子15岁以上受露田40亩,妇女20亩;如果是两年休耕一次的地,则加倍受田,三年休耕的则加两倍受田……70岁免课还官……壮牛1头受田30亩,限4牛…… ———《北魏史》北魏的农民分得的是什么土地?这样做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下列评论中,不适合北魏均田制的是( ) A.均田制促进了荒地的开垦 B.农民未从中获得实际的好处 C.官僚地主土地并未受到触动 D.土地占有不均情况依然存在 B农民通过什么人把租调交给国家?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这一套政治经济制度的实施,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分得土地后,农民要为国家尽哪些义务? 平城洛阳向梦想冲刺———迁都洛阳保守势力强大,不利于改革从平城方面看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生产不能满足需要易受强敌“柔然”威胁,不安全文化 落后的少数民族文化思考:孝文帝为何迁都? 利用教材p37内容完成下表偏北,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孝文帝图谋南迁,实行起来并非易事,阻力重重。面对阻力,孝文帝采取了什么策略?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如何?皇上,不要再前行了!只要皇上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魏(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惧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上述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C孝文帝借南伐之令行迁都之实 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A向梦想冲刺———全面汉化 孝文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已上, 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北史》讲汉话 孝文帝亲自娶汉族崔、卢、郑、王、李五姓大地主的女儿为后宫,又为他五个弟弟娶汉族女儿为妻,还将北魏公主下嫁汉族地主,以示提倡。通婚姻 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魏书·高祖纪下》改籍贯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姓氏改革后,除去体质特征外,鲜卑族的所有其他特征都不复存在,鲜汉两族间的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