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76700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创新部)(解析版)

日期:2024-06-1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29663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西省,月月,解析,创新部,试题,地理
    江西省宜丰中学2023-2024(下)创新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2分×25=50分) 图为中纬度某区域和该区域丙地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该区域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 乙地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 C. 丙地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 D. 丙地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2. 推测①自然带的类型是( )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温带草原带 【答案】1. A 2. B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丙地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可知,同一自然带南坡分布的海拔较低,故南坡为阴坡,由此判断该地为南半球,故甲地位于大陆西岸30°~40°区域,被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A正确。乙地位于大陆东岸30°~40°区域,多受季风影响,B错误。丙地位于大陆西岸40°~60°区域,全年被西风带控制,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C、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丙地位于大陆西岸40°~60°区域,受西风带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①自然带是该区域山地的基带,与该区域典型植被带一致,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关于山地垂直自然带的特别提醒:①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而言,海拔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约6℃,因此,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布类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自然带分布,但并不完全一致。②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差异明显,一般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呈现“少-多-少”变化,因此有时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随海拔高度的升高,降水增多,可能会出现森林带,如天山。③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同一自然带,随纬度增高其分布的海拔降低。④山体所在纬度越低,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纬度越高,垂直自然带谱越简单;山体海拔越高,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海拔越低,垂直自然带谱越简单;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越大,垂直自然带谱越复杂,相对高度越小,垂直自然带谱越简单。 地表辐射收支是陆—气相互作用研究的核心内容,对不同尺度气候异常及变化起关键作用。下图示意我国某地3—11月不同天气状况下地表辐射收支日变化特征平均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与大气长波辐射相比,地表长波辐射日变化较大,主要是因为( ) A. 大气受热具有滞后性 B. 地温日变幅大于气温 C. 大气中水汽含量较少 D. 下垫面植被覆盖较多 4. 状态乙的天气最有可能为( ) A. 晴天 B. 雨天 C. 大风 D. 降雪 【答案】3. B 4. B 【解析】 【3题详解】 物体放出长波辐射的强度取决于自身的温度,地表长波辐射的日变幅比大气大,是因为地温日变幅比气温大,B正确;滞后性和日变化较大小没有必然联系,A错误;大气中水汽含量较少会提高气温日变幅,下垫面植被覆盖较多会降低地温日变幅,但两者并非地表长波辐射比大气长波辐射日变化大的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读图可知,状态乙的太阳总辐射量较低,削弱作用较强,到达地面太阳辐射较少,地面长波辐射也较少,最可能为雨天,B正确;晴天的太阳辐射总量较高,A错误;大风天气对太阳削弱较少,辐射总量较高,C错误;可能是降雪天气,但3-11月我国降雪地区较少,不是最可能的天气,D错误。故选B。 【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包括: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包括:纬度位置,天气状况、海拔高低和日照时间等。 下图为南半球某大陆西海岸某月风速随纬度的变化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该月份,乙地气候特点是( ) A. 寒冷少雨 B. 寒冷多雨 C. 炎热少雨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