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78578

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折线统计图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34723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折线,统计
  • cover
(课件网) 合作推理,集思广议 ———《折线统计图》设计意图 1 学情分析 2 教学目标 3 重点难点 4 过程设计 1.学情分析 《折线统计图》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和优势,通过进行简单的分析与预测,感悟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形成数据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材位置) 统计表(单式复式)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教材作用) 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单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图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特点) “知道可以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规则推出其他命题或结论能够通过简单的归纳或类比,猜想或发现一些初步的结论……” 推理意识有助于养成讲道理、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增强交流能力,是形成推理能力的经验基础。 通过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对比,突出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多少,还能反映增减变化趋势,也为后续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奠定了基础。 在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及其内涵中对小学阶段学生推理意识的描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1.学情分析 前期 人教版教材 新版 人教版教材 1.学情分析 前期 人教版教材 新版 人教版教材 1.学情分析 前期 人教版教材 新版 人教版教材 1.学情分析 前期 人教版教材 新版 人教版教材 1.学情分析 相同点:从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不同点: ———数据大小相差悬殊(千以内 VS 亿以上) ———数据个数对比明显(7 VS 24) ———折线变化程度不同(增减明显 VS 趋势平缓) VS 思考: 1.创设怎样的情境更能体现它的真实性? 2.怎样的课堂组织能实现“问学”的和谐统一? 2.教学目标 1.在整理历年西湖旅游人数的过程中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画法及其特点,并能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预测与决策。 2.通过比较条形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优势,发展学生的数据意识和分析能力。 3.经历小组对比读图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统计的价值。 根据上情况分析,确定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认识并试画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体会折线统计图在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方面的优势,能进行分析、预测和决策。 3.重点难点 4.过程设计 创设情境课始提问 规范作图感悟特征 对比异同灵活运用 合作读图巩固提升 问 学 用 原稿 提出任务引出课题 合作交流小组汇报 辨析练习深化认知 总结收获建议方案 新稿 4.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课始提问 [设计意图] 收集数据是形成数据意识的基础。通过创设学生经历过的“发烧请假”的真实情境,解决“何时返校”的真实问题,让学生产生收集体温数据的必要性,开启统计的第一步。 初稿 4.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课始提问 1.如果想要更直接地感受这些数据,还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来呈现? ①条形统计图 (课件出示) ②折线统计图 (板贴课题) 2.对于折线统计图,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①特征? ②画法? ③区别? ④作用?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复习回顾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从而引导学生提问:对于折线统计图,想知道哪些知识? 五一、西湖,相比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疫情,更接近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境的真实性,是引导学生理解不可获缺的经历! (原稿) 4.过程设计 二、规范作图,感悟特征 1.拿出学习单,先独立作图,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预设: ①点没有对齐,画错位置 ②从0开始,没有意义 ③没标数据,不够精准 ④正确 2. 作者介绍:你是怎么画的?谁能用几个词概括出他的步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