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四节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三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2009 年 10 月 17 日,时任马尔代夫总统及内阁成员头戴水下呼吸器,身穿黑色潜水服,在6米深的海底召开了世界上首次水下内阁会议。会议采用手势和书写板表决的方式,一致通过并签署了《来自前线的紧急呼救》的文件,呼吁世界各国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并积极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为什么马尔代夫要在海底召开这次呼吁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会议?全球气候变化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哪些影响? 【课程标准】 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1.结合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的关系。(区域认知) 2.结合示意图,分析碳排放对环境及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综合思维) 3.结合实例,分析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人地协调观) 01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 目 录 03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02 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 Part one 1.近代全球气候变化 近代全球气候变化 20世纪以来,全球正经历以变暖为突出特征的气候变化。 虽然有波动,总体趋势在上升 读图 思考:全球气温变化与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有什么异同点? 共同点: 二者都呈上升趋势。 不同点: 全球气温波动上升,而二氧化碳浓度为持续上升。 距平:表示低于或高于平均值多少 1880-1940年:全球气温低于平均值 1940-1980年:全球气温存在波动 1980年以来:全球气温高于平均值 为什么全球变暖趋势会与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相关? 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与温室效应 碳循环:碳元素不断地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以及生物圈之间进行转移和交换,构成了自然界的碳循环。 自然界的碳循环示意 思考 结合右图和教材文字,说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是如何保持平衡的?(从二氧化碳的收入和支出两方面来分析。) 在人类活动成为一个重要的扰动因素之前,自然界的碳循环相对稳定,并维持着动态平衡。 思考 大气二氧化碳库 收入 支出 土壤和生物的呼吸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CO2 火山喷发所释放的CO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化石燃料形成过程中的固碳 水—气交换过程水域的吸收、溶解 结合右图和教材文字,说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是如何保持平衡的?(从二氧化碳的收入和支出两方面来分析。) 在人类活动成为一个重要的扰动因素之前,自然界的碳循环相对稳定,并维持着动态平衡。 太阳 逆辐射 长波辐射 (二氧化碳、水汽等) 保温作用 在温室效应作用下,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保持在15℃左右。这是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繁衍生息的必要条件。 地面 短波辐射 大气 少量被大气吸收、反射和散射 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与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 (工业革命之前,人类活动影响很小,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平衡,从而保证了地表平均温度的稳定。) 大气二氧化碳库 地表平均温度 温室效应 平衡 稳定 2.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与温室效应(总结) 工业革命以来,人口和经济活动以空前的速度大规模增长。 世界人口的增长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思考 工业活动以后,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自然界的碳循环? 大气二氧化碳库 收入 支出 土壤和生物的呼吸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CO2 火山喷发所释放的CO2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化石燃料形成过程中的固碳 水—气交换过程水域的吸收、溶解 增多 3.人类活动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 大气二氧化碳库 地表平均温度 温室效应 增多 增强 升高(全球变暖) 3.人类活动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Part two 1.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通过多种自然过程对人类造成不利影响,危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甚至威胁人类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