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80453

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53470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四川省,考试,答案,PDF,试卷,历史
  • cover
秘密★启用前 2023一2024学年高一上期半期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卷,第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 分钟。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第I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題卡上,第Ⅱ卷必须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向西北传播和影响的产物,在适应甘肃、青海等 地自然地理条件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曾一度被称为“甘肃的仰韶文化”。这印证了中华 文明的起源 A.历史悠久 B.世界领先 C.多元一体 D.魅力独特 2. 表1商代部分甲骨卜辞的含义 卜辞 含义 受年 粮食丰收 余一人 商王自称 王族、子族、多子族 与商王血缘关系较近的宗族 羌、仆、奚、妾 奴隶 资料来源: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北京大学-出卷网- 表1内容反映出商代 A.奴隶制早期国家得到发展 B.国家决策采用占卜方式 C.以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D.农业成为主要生产部门 3.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而不得,韩非在《说难》一文中也描述了赢得君王青睐 的种种困难。造成这种困难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 B.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C.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D.各诸侯国变法的开展 高一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4.据学者统计,秦自武王到始皇时代的百年间共有丞相21位,其中异国人占到了60%以上,如 楚人李斯、魏人吕不韦等。这一现象表明 A.秦国经济文化相对发达 B.用人唯贤成为诸侯共识 C.士人活跃加剧诸侯争霸 D.人才聚集推动统一趋势 5.秦汉统治者用不同形制和规格的玺印来体现权力大小和政治层级,授予中央王朝最高等级官 员的金印紫绶,往往也授予最高等级的民族首领。这一做法 A.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B.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C.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 D.实现了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6.据图1、图2可知,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东汉末年军阀招形妈 明年 吉操电复一方的压国 二三# ……玩封摆进 X开写 图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图2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 A.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B.国家走向局部统一 C.地方行政区划扩大 D.疆域不断向西拓展 7.十六国时期,前秦政权因统治者任用汉族士人、尊崇儒术、重视农业而国力日强,一度统一了北 方,却因肥水之战失败而土崩瓦解,使北方地区再次陷入人分裂。前秦的兴衰反映了当时 A,北方地区民族交融民族隔阂并存 B.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后来居上 C.北方政权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 D.战乱频繁引发民族政权并立 8.在西汉司马迁的笔下,南方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而南朝《宋书》描述的南 方却是“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的景象。这一变化反映了 A.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农业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C.重农抑商政策长期执行 D.全国人口数量恢复增长 高一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