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82686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从字顺》支架式写作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739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文从字顺,架式
  • cover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文从字顺》支架式写作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于7-9年级学段的学生习作要求“要能够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本单元作文指导课,写作实践中还特别提到“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本单元文章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作者对寄寓了“哲理之思”的“景物”进行描摹,在写作过程中,只有对事物的特征或特性进行观察、对比后,才能准确地描写出来。单元还建议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阅读,注意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文章从线索设置、结构安排、语言运用、情感抒发等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了极好的写作范本,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升表达。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逻辑思维和想象力迅速发展,写作文时,不少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尤其是绘景方面,有一定的认识和积淀,但具有片面性,行文有兴趣易落笔,问题在于或用词不畅,或语句不通,或语序不明,思想情感不能得到准确的表达。因而进行支架辅助作文训练,以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图片,经典重温等学习,提供必要辅助表达支架,帮助学生学习形象妥帖地描绘景物,培养理清思路、连贯表达的能力。 2.通过诵读修改、交流互评等方式学会修改文章,培养恰当妥帖用语习惯与能力,提升文从字顺的基础上力求优美动人。 教学重点: 文从字顺,条理连贯地表达。 教学难点: 培养语感,学会修改作文,恰当表情达意。 教学过程 导入: 文从字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什么是文从字顺呢?《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指文章的用词妥帖,语句通顺。”它反映着写作人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那么,我们又为何要做到文从字顺呢?大家来看一看下面的内容: “诗言志”———《尚书 尧典》(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想法、抱负、志向。) “诗缘情”———陆机《文赋》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写作文就为的是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叶圣陶 “我手写我心”———里尔克 (奥地利诗人) (学生谈对文从字顺的理解,梳理关键词) 一篇文章怎样才算得“通”?“词”使用得适合,“篇章”组织得调顺,便是“通”。反过来,“词”使用得乖谬,“篇章”组织得错乱,便是“不通”。从一般人讲,只用这么平淡的两句话就够了,这样的“通”,没有骄傲的文人所说的那样博大高深,所以是不论任何人都可能达到的,并且是必须达到的。 --叶圣陶 今天这节作文课,我们来学习如何在写作中做到“文从字顺”。 情境再现:1997年,为改善太原生态环境,省城40万军民参与治理汾河。历经十余年的治理改造,具有北方园林风格和地域文化特色的汾河公园初现规模,汾河夕照、雁秋晚渡等历史名胜重现汾河两岸,形成了北起漫水桥,南至迎宾桥的40余公里绿色景观长廊。 一川清流,两岸锦绣。太原市举行活动主题为“汾河春漾,邀你来游”的旅游推介活动,并向全国游客发出邀请函。我校负责为客人发放的“醉美龙城四月天”文创帆布包,为文创品拟写生动唯美的写景文案工作。 (设计意图:设置文创文案撰写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热情,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为习作创改活动创设良好氛围。) 【表达要求】 1. 认真观察图片,结合自身积累,选用生动恰当的词语完成表达。 2. 小组成员间相互传阅,修正完善,并评选最佳作品进行班级展示交流。 3.与原文比较阅读,感受用词恰当,表意准确。 师:(小结)表达时要注意把握词义,做到用词贴切、搭配恰当;根据词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