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83272

八下课外古诗词诵读 子衿 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4-06-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196078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八下,课外,古诗词,诵读,子衿,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子衿 《诗经·郑风》 诗经 -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诗经》 ,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说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 《风》 《雅》 《颂》 三个部分。 手法上分为《赋》《比》《兴》。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 《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 第一、二章赏析 第三章赏析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赏析 1.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达手法 从布局上看,具有怎样的的特点?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从布局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叠句的特点。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最后一句的含义是、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 觉得虽然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一样 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有什么含义。 赏析 3.将“子衿”“子佩”改为“子衣”好不好?“青青子衿”和“青青子佩”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不好。“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4.“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和“纵我不往,子宁不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女子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 赏析 5.“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 6.为什么在“城阙”这里而不是别的地方? 站得高看得远,急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