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84726

【核心素养目标】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教案

日期:2024-07-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1007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核心,素养,目标,11课,北洋,政府
  • cover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教案 一、新课标标准 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 内容分析 北洋政府上承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之权,下接南京国民政府之政。北洋政府时期是近代中国的重要历史阶段。北洋政府以北洋军队为统治支柱,对内独裁专制,争权夺利;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出卖国家利权。在这一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革命者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持续、坚决的斗争。 教学目标 1.通过时间轴的学习,从整体上把握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时代特征: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交织与斗争;(时空观念) 2.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事,并通过分析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理解“不符合历史潮流终将失败”的历史观点;(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了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等史事,感悟孙中山等革命派为捍卫民主共和作出的顽强努力和坚定的革命精神,认识到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曲折性和艰巨性。(家国情怀)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袁世凯着军服,佩长剑,面南正立,宣读誓词说:“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祈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 袁世凯有遵守他的誓词吗?实际上他是怎么做的? (二)讲授新课 1.二次革命 (1)教师活动 阅读课本,归纳二次革命爆发的背景及结果。 (2)学生活动 背景:①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 ②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导火索)。 结果: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3)教师活动 怎样理解这次革命被称为“二次革命”? 学生活动 因为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 2.袁世凯复辟帝制 (1)教师活动 阅读课本找到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2)学生活动 1.对内独裁。2.对外出卖国家主权(签订“二十一条”)。3.复辟帝制。 教师活动 阅读课本,归纳袁世凯实行独裁的具体表现。 (4)学生活动 ①谋正式总统。②谋终身总统。③谋求帝制。 3.护国战争 (1)教师活动 根据已学知识思考,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启示? 材料1:由于他倒行逆施,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只当了83天皇帝就见上帝去了。可见逆历史潮流而动,肯定是短命。 ———毛泽东 材料2:“今日要人之辞职,皆托于病。然试究其所患者之病,大抵皆因国体而影响于身体之病也。” ———《申报》 材料3:“改变国体之计划,在今日尚为时机未熟”。 ———《英俄日之劝告》 (2)学生活动 ①根本原因:违背民主共和的发展潮流; ②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讨袁斗争得到广泛支持和拥护; ③袁世凯众叛亲离。 启示:逆历史潮流的做法注定要失败,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才能成功! 4.军阀割据 (1)教师活动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2)学生活动 影响:政局动荡、内战频繁、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最反动的时期。 课堂总结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倒行逆施,为建立独裁统治,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这种复辟行径,受到国内各界人士的强烈不满,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积极活动,领导护国战争,终于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不久死去。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课中,我始终把学习目标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性学习、主题讲演、合作学习等,凸显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题地位,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快乐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