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87419

第16课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12756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1.了解作者及作品。 2.理解奥林匹克精神深邃的思想内涵及时代意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 奥运健儿在奥林匹克赛场上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举动,我们看后总是热血沸腾。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更快、更高、更强” 的奥林匹克精神,激励着我们在生活中顽强拼搏,奋力争先,同学们,你了解奥林匹克运动吗?知道“现代奥林匹克之父”是谁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走进奥林匹克的世界。 新课导入 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1896年至1925年,他曾担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并设计了奥运会会徽、奥运会会旗,由于他对奥林匹克不朽的功绩,被国际上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走近作者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定于1916年在柏林举办的第6届奥运会被迫取消。本文是顾拜旦在1919年4月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上发表的演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文献,顾拜旦用诗歌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 背景介绍 萦绕:萦回。 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 指摘: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枷锁:比喻束缚人的观念、制度等。 奠定:使稳固;使安定。 词语解释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木,指棺材。 乌托邦:泛指不能实现的愿望、计划等。 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论断或谎话没有破绽。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文章梳理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4) 回顾5年前的盛会和5年间的形式,展望奥林匹克精神的前景。 写新时代奥林匹克精神实质的内涵是自信与平和,并将奥林匹克主义与一般的体育运动进行对比。 第三部分(5-7) 第四部分(8-10) 写重启奥林匹克时代的必要性,并阐述奥林匹克精神,及其对于全新世界的重要性。 写这次庆祝活动的意义。畅想美好前景,坚信奥林匹克精神必如阳光普照大地,带来沉甸甸的收获。 1.第1段,“五年前”具体是指哪一年?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这一年有什么重大事件? “五年前”是指1914年。这一年曾在巴黎庆祝恢复奥林匹克运动20周年。 研读课文 2.第1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反衬。通过阐述1914至1919这五年间“世界分崩离析”的事实,反衬出奥林匹克主义“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所表现出的无所畏惧、无可指摘的魅力,和它将呈现出的更开阔的视野和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 3.作者认为奥林匹克精神实质是什么? 平和、自信。 4.“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的良药,更多的是自信而非勇气。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成。”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自信”比作“良药”,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自信对于人类根除恐惧的巨大效用。将“自信”与“平和”赋予人的情态,“携手并进”写出了二者缺一不可。 5.第4段中,“两者区别”具体指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两者区别”具体指:一般的体育运动是指运动员欣赏自己做出的努力,它是纯粹的竞技精神,只是自得其乐;奥林匹克主义是指将运动员内心的愉悦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合在一起感染人、鼓舞人。 通过对比,让人们对奥林匹克主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其价值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6.“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并为体格训练的复兴隆重庆祝的原因”是什么? ①现在我们正处在历史的转折关头; ②以前的人们虽渴望进步却误入歧途,原因是社会对于知识、思想、思维等脑力层面的进步的过分追求,而轻视对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