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90287

2024中考历史三轮复习冲刺提分核心知识点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17次 大小:226370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中考,历史,三轮,复习,冲刺
  • cover
2024中考历史 三轮复习冲刺提分背诵核心知识点 第一部分:核心知识一览 一、中国古代史: 商鞅变法 秦统一中国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北魏孝文帝改革 唐朝的繁荣与对外交流 宋代经济的发展 宋元时期的社会与文化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中国近代史: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三、世界古代史: 1.古埃及文明 2.希腊城邦与雅典的民主政治 3.中世纪城市与大学的兴起 四、世界近代史: 1.探寻新航路 2.法国大革命 3.第一次工业革命 4.《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五、世界现当代史: 1.俄国十月革命 2.第二次世界大战 3.冷战 第二部分:核心知识梳理 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 一、 制度变革与社会转型 (一)商鞅变法: 1.背景: (1)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社会生产力提高。 (2)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增强,渴望打破旧制度束缚。 (3)各国纷纷变法图强,秦国落后,急需改革。 2.时间、人物: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3.内容: (1)政治: ①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中央集权。 ②废除贵族世袭特权:打击旧贵族,为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 ③④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维护社会秩序,加强法治。 (2)经济: 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促进土地流转。 ②鼓励耕织,重农抑商: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财富。 ③统一度量衡:促进经济交流,加强国家管理。 (3)军事:奖励军功———按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地,提高军队战斗力。 4.作用: (1)使秦国国力大增,军队战斗力增强,为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2)体现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5.启示: (1)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人民利益和国家发展需要。 (2)要敢于打破旧制度的束缚,才能促进社会进步。 (二)秦统一中国: 1.背景: (1)长期分裂战乱,人民渴望统一安定。 (2)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实力最强,具备统一条件。 2.过程: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大业。 3.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中央: 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设立三公九卿辅佐。 (2)地方: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巩固统一措施: (1)经济: 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经济交流和发展。 (2)文化: 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加强文化认同。 (3)交通: 统一车轨、道路宽窄,修筑驰道,加强交通联系。 (4)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防御外敌入侵。 5.影响: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背景: 西汉初期,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2.政治措施: (1)推恩令: 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削弱诸侯王势力。 (2)刺史制度: 派遣刺史监察地方,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思想措施: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以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统治。 4.经济措施: 盐铁专卖,将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增加财政收入。 5.军事措施: 北击匈奴,维护边疆安全,巩固国家统一。 6.影响: 汉武帝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二、 对外交流与民族融合 (一)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张骞通西域: (1)目的: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加强与西域联系。 (2)时间: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 (3)意义: 了解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