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93064

2024年中考历史答题技巧与模板(扫描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76次 大小:128084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中考,历史,答题,技巧,模板
  • cover
2024年中考历史答题技巧与模板 材料综合题一“背景、原因、条件”类设问 (答题模版及技巧) 识 中考·题型解读 一般历史事件包括时间、背景、内容、评价四大要素构成。背景包括时间发生的原因、条件、目 的、动机。内容包括过程、经过、措施、结果。评价包括性质、影响、意义、作用、教训、启迪等。 这是中考考察历史事件分析能力的主要切入点。 1.“背景”是指对事态发生、发展、存在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或者现实环境。一 般是指某个历史事件的在何种情况下发生的,包含了原因和条件。背景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在回答的 时候必须注意进行时空联系。 2.“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者引起某一事件发生的条件。一般回答为什么,也就是必 要性。原因主要包括内外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对根本原因的思考:政治层面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生产关系根本原因从生产力入手:上层 建筑根本原因从经济基础入手;社会意识形态根本原因从社会存在入手;历史事件发展的根本原因从 内因入手:相同属性历史存在是发展从历史规律入手。 3.“条件”是指制约、影响事物发生、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因素。一般回答有什么,也就是 可能性。 克结·摸板钩建 答|题丨技丨巧 1.答题思路 (1)从当时国内外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 ①涉及政治史问题时,可以从政治制度、政府政策、政治事件、民族关系等角度分析。 ②涉及经济史问题时,可以从经济政策、资金、技术、劳动力、市场等角度去分析,或者从生 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去分析。 ③涉及文化史问题时,可以从历史传统、文化政策、政治背景、理论体系等角度去思考与分析。 (2)从内因、外因角度逐一分析 第1页共23页 ①对于“内因”与“外因”的分析,一定要弄清楚问题考查的历史对象的内涵与外延。如果题目 问的是历史人物,那么内因就是历史人物的性格、意志品质与个人经历等,而外因就是历史人物所处 的社会环境:如果题目问的是历史事件,那么内因往往是该历史事件的主观条件与直接原因,以及该 历史事件策划者、组织者的历史活动:而外因往往是导致该历史事件发生的间接相关事件,以及客观 的外在条件。 ②如果题目问的是国家或重要社会组织的因素,那么内因就是这个国家与组织内部的人物活动、 历史事件等,对于国家而言,其外因是国际局势、对外关系;对于社会组织而言,其外因是不同社会 组织间的联系,以及政府政策、社会环境等等。 (3)从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等角度进行分析 ①应当知晓以下规律:“根本原因与主要原因往往是内因:而直接原因往往是外因”。因此,如 果无法找出或分辨直接原因、主要原因与根本原因时,可以参考内因与外因的分析角度去思考问题。 ②政治史方面:历史传统、政治制度、国家利益往往是根本原因,而政治事件、政策变动往往是 直接原因: ③经济史方面:生产力、生产技术、生产资料往往是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而生产关系往往是直 接原因: ④文化史方面:理论体系、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而文化政策、 个人际遇则是直接原因。 2.组织答案的原则 (1)结合材料+所学知识+阶段特征。 (2)答案句句要有核心概念,符合材料和题目逻辑。 (3)组织答策要求“点多、话短、面宽”。使用专业术语,衔接恰当,不罗嗦、不随意。 (4)答案一般是正面正向的 模丨板丨构|建 01政治类原因 国内政治混乱/政局动荡 社会矛盾尖锐/阶级矛盾激化 民族意识萌发/民族国家形成/民族危机 政府的重视/推广/支持 …制度的建立/…政策的出台 第2页共23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