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93632

(14)发酵工程(有解析)——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 暑假作业

日期:2025-04-30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5272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发酵,工程,解析,高二,生物学,人教
  • cover
(14)发酵工程 ———高二生物学人教版(2019)暑假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土壤中的部分细菌处于“寡营养”状态,若这些细菌过度摄入营养物质,则会破坏细胞的结构甚至导致死亡。在人工培养基上,高浓度营养物质比较适合生长快的微生物,但可能会抑制那些生长较慢的微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筛选“寡营养”状态微生物时,可降低营养物质的浓度 B.培养时间延长可能有利于生长缓慢的微生物生长 C.与普通培养基相比,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种类一般较少 D.细菌的生长只受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的影响 2.常乳是指雌性哺乳动物产后14天后所分泌的乳汁。奶牛自身乳房和乳头中可能含有细菌,加上挤乳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污染,因此常乳中会有一定量的细菌存在。研究小组要检测一份常乳样品中细菌的总量(不考虑菌种),检测流程如图,每个平板上接种菌液量为0.1m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倒平板时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细缝,不要完全打开,防止杂菌污染 B.上述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基要营养全面,适合各种细菌生长 C.也可以通过连续划线的方法接种,通过菌落数计算样品中的细菌总数 D.若三个平板上的菌落平均数为59个,则每毫升样品中细菌总数为5.9×107个 3.工业污水中含有的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仅含C、H元素)会造成农田土壤污染。研究人员按照如图所示的流程从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中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细菌菌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培养基中应以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为唯一碳源 B.步骤①接种操作需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C.步骤②中应用涂布器从甲中蘸取菌液均匀涂布于培养基乙表面 D.步骤③中应从降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最大的菌落进行挑选 4.《齐民要术》记载了一种称为“动酒酢(‘酢’同‘醋’)法”的酿醋工艺:“大率酒一斗,用水三斗,合瓮盛,置日中曝之。”“七日后当臭,衣(指菌膜)生,勿得怪也,但停置,勿移动、挠搅之。数十日,酢成,衣沈(通“沉”),反更香美。日久弥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方法依据的原理是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时可将乙醇转化为醋酸 B.加水的目的是对酒进行稀释,避免酒精浓度过高杀死醋酸菌 C.“衣”位于变酸的酒表面,是由原酒中的酵母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D.现代发酵制醋时常进行通气搅拌,目的是增加培养液中的溶解氧,以利于醋酸菌生长 5.如图表示一个发酵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发酵罐内发酵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所用的菌种大多是单一菌种 B.通过5的搅拌作用,可使培养基在发酵罐内得到充分的混合,也有利于散热 C.啤酒酿造时以大麦为主要原料,在主发酵阶段需持续从图中3处通入无菌空气 D.发酵工程生产条件温和、产物专一、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小 6.在传统发酵技术中,果醋的制作往往在果酒制作基础上进行。如图甲是醋酸发酵装置,乙是培养液pH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没有气泡产生 B.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通气并保持原有温度 C.图乙中能正确表示pH变化的曲线是③ D.中期可以闻到酒香,说明进行了酒精发酵 7.图甲是果酒和果醋发酵的装置图,图乙是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装置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 B.使用甲装置制作果酒时,要加入适量的酵母菌,且一直关紧阀b C.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醋发酵 D.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都在线粒体内膜与[H]结合生成水 8.含硫蛋白质在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硫化氢导致生活污水发臭,硫化氢可以与硫酸亚铁铵结合形成黑色沉淀。为探究发臭水体中甲、乙菌是否产生硫化氢及两种菌的运动能力,用穿刺接种的方法分别将两种菌接种在含有硫酸亚铁铵的培养基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