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94189

13.1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教案(表格式)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09-2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3295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思维,13.1,高中,必修,选择性,统编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教学目标 1.理解超前思维的含义及表现,培养善于反思、勇于质疑的思维品质 2.通过探究活动,搭建小组合作学习平台,明确超前思维的特征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超前思维的含义 教学难点: 超前思维的特征 教学过程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设计思路】 环节一:课堂导入 教师:人们经常说一句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启示我们看事情或做事情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和周密的考虑。同学们,在学习上或者生活上我们是否筹划了自己的近期目标,做好了自己的长远规划了呢?立足现实,用超前思维规划美好未来对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超前思维的案例或者小故事。 学生: 教师:同学们的分享很好,不仅懂得运用前面的知识分析案例,而且也说出了很多超前思维在不同领域的运用,这些都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历程来感悟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本节课围绕一个议题,两个环节展开,议题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超前思维,环节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体现了超前思维的方法,了解什么是超前思维;环节二: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困境体现超前思维的特征,要正确认识超前思维,并且在学习生活中善于运用超前思维的引导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激发学生对超前思维的兴趣,让学生感悟超前思维在生产生活领域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引入本节课新知的学习。 环节二:讲授新课 教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统筹世界未有之大变局,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进行深入思考,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理念。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并且结合学习任务单上的内容,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中国为什么要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你认为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条件有哪些? 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的理念是如何制定出来的? 学生: 教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接下来跟着老师的引导一起再回顾一下。 1.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类面临很多挑战,人类命运将走向何处,中国该如何与世界相处?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提出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差异的全球秩序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期冀为解决世界问题提出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至今已近十年,每一次完善和发展都为共建美好世界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为复杂多变的世界注入了强大正能量,增强了人类社会追求更加光明未来的信心和力量。 2.整个世界的变化发展有其规律性,人的思维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能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因此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条件是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以及人的思维具有能动性,这也构成了提出这一理念的客观依据。 3.习近平总书记纵览世界发展局势,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人类发展历史和国家关系,立足现实,从当今世界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预测人类未来发展趋势,这种思维形态就叫超前思维。 教师:通过刚才观看视频及阅读任务单上的资料,可以得知习近平总书记的全球观,是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的先知先觉、超前思维。人的思维具有能动性,人的思维既可能近似于等同的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也可能以超前或落后的方式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思维落后于事物发展状况,是所谓的“后知后觉”或者“不知不觉”,比如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冷战思维等,像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对事物的发展情况和趋势作出正确预测的,就是先知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