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94663

专题2.9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有解析)--2024高考模拟题汇编

日期:2025-05-10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19522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探究,合力,分力,关系,解析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高考物理模拟题分类解析 第二部分 相互作用 专题2.9 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1.(7分)(2024广东名校联盟4月二轮复习联考)小明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时,用到两根相同的橡皮筋、木板、白纸、笔、图钉、细线和刻度尺。请帮助他完善以下步骤。 (1)如图甲所示,先把两根橡皮筋和细绳的一端连接,结点记为。 (2)用刻度尺测量橡皮筋的原长,记为。 (3)如图乙所示,在木板上固定白纸,在白纸上的点固定橡皮筋的上端,用手拉动橡皮筋的自由端,记录此时橡皮筋的长度和结点的位置。 (4)如图丙所示,左手拉动橡皮筋的自由端,右手拉动细线,使得点两次位置重合,记录此时橡皮筋的长度和_____。 (5)把橡皮筋和细线互换位置再拉动,使_____,记录_____。 (6)根据胡克定律可知,橡皮筋的弹力大小和形变是成正比,以形变量的大小作为弹力、及,根据记录的信息作出平行四边形,比较对角线与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大致相同,从而判断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是否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参考答案】11.(4)与的方向 (5)点位置再次重合且拉动方向均不变 橡皮筋的长度 (叙述合理即可得分,写不全得1分) 【名师解析】(4)实验时要记录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橡皮笳的形变量获得,力的方向可以沿橡皮鄃画点连线获得。 (5)把橡皮筋和细线互换位置再拉动,需要使两次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再次使点位置重合且拉动方向均不变,需要记录橡皮筋的长度。 2. (2024广东佛山重点高中3月质检)某实验小组为“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A为橡皮条,OB和OC为细绳。用两只弹簧秤分别拉和将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拉到O点。本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方法和步骤可以减小实验误差_____; A.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稍短一些 B.两个细绳间的夹角越小越好 C.两个弹簧秤的示数要适当大些 D.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方案二: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挂于固定点,下端用细线挂一重力为的重物M,弹簧测力计的一端用细线系于点,手持另一端水平向左拉,使结点静止在某位置,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点位置和细线方向,图中弹簧测力计B示数为_____N,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约为_____N; 方案三:实验装置如图丙所示,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和,将绳子打一个结点,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钩码不会碰到滑轮,改变钩码个数,实验不能完成的是_____。 A.钩码的个数 B.钩码的个数, C.钩码的个数,, D.钩码的个数,, 【参考答案】 ①. CD##DC ②. 3.6 ③. 6.0 ④. D 【名师解析】 [1] A.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这样描出两点画出拉力方向时更准确,故A错误; B.两个细绳间的夹角大小适当,在作图时有利于减小误差即可,并非越大或越小越好,故B错误; C.两个弹簧秤的示数大小要适当大些,可以减小偶然误差,故C正确; D.为了减小实验中摩擦对测量结果影响,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同时读数时注意视线要正对弹簧刻度,故D正确。 故选CD。 [2] 根据弹簧秤的读数方法可知,弹簧秤的示数为。 [3]由于重物M的重力竖直向下,测力计B的拉力水平向左,由力的合成可知,测力计示数约为 [4] 对O点受力分析,OA、OB、OC分别表示三个力的大小,因为三共点力处于平衡,所以三个力的大小构成一个力的三角形。满足任意两力之和大于第三个力,即任意两细绳中的钩码个数之和大于另外一个细绳上钩码的个数。经计算可知,A、B、C三项中数据均满足条件,D项数据不满足条件。 本题选择不能完成实验的,故选D。 3. (2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