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96541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修辞手法之比喻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4-06-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5184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修辞,手法
  • cover
(课件网) 修辞手法之比喻 考点阐释: 比喻:打比方 1.概念: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的一种修辞手法。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2.构成必需条件:①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③所使用的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还要注意思想感情的倾向性正确。 下列几种情况,不是比喻。 同类相比: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表示猜度: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想象: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表示举例:在祖国建设的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像雷锋等。 3.种类: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④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比喻的几种特殊形式: 本体同喻体并列: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 本体同喻体同位: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本体修饰喻体:这里是花的海洋。 喻体注释本体:书籍———人类的朋友。 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使用比喻应该注意: 区分暗喻与借喻。暗喻的几种形式: (1)本体和喻体并列。如: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就像从喷泉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一样) (2)本体和喻体修饰。如:这里是花的海洋 (3)本体和喻体注释。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4)本体和喻体复指。如:让我们对土地倾注更强烈的感情吧!因为大地母亲的镣铐解除了。适当掌握暗喻的这几种形式,有助于大家准确判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的题型。 提醒: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①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②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之处。 ③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比喻的构成与效果: (1)构成(三个内容):本体、喻体与比喻词 (2)效果(三个方向):①内容上:描绘了对象的……特点或阐释了……道理;②艺术上:形象生动或化抽象为形象;③表达感情上:表达什么观点或感情。 比喻的表达效果:①对事物特征进行生动的描绘或渲染,化平淡为生动;②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形象说明,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这里其实有两个方向,在描述性语段中,比喻主要是对描写对象进行修饰,使之更形象,更生动,特点更鲜明;而在议论性语段中,使用比喻,则可以便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可以化抽象为形象。 语段中比喻句鉴赏 秦牧的《社稷坛抒情》《长街灯语》将写景、抒情、思考和知识传播熔于一炉,让几个方面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构成立体的审美磁场,拥有强大的感染力。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用"我"的深情推动和浇灌叙事,使笔下的英雄愈发勇敢质朴、可敬可爱。刘上洋的《万里长江第一湾》,由长江水流的从容拐弯谈到中华文明的兼收并蓄、扬弃发展,再谈到中国革命的迂回曲折,改革前行,于是"弯"有了哲学意义,整篇作品也有了移步换形、曲径通幽之美。杨朔的名篇《茶花赋》《荔枝蜜》讲构思,讲意境,讲文采,把散文当诗一样写,曾经影响了一代人的文风。后来虽受到不少的异议,然而拉开时间距离再看时,其艺术上的某些特质迄今仍在散文的河流里或隐或显地赓续着、发散着。这仿佛提示人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