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学习任务1:阅读教材第69页“血量和输血”回答下列问题。 (1)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约 。 (2)如果一次失血量超过 ,就会出现头晕、心跳加快、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的症状。 (3)如果一次失血超过 ,就会发生生命危险,需要及时输血。 7%-8% 4L-5L 800~1000ml 1200~1500ml 一、血量与输血 学习任务2:阅读教材第69~70页,了解血型的发现及常见类型。 兰德斯坦纳在实验中发现: 二、血型 经过他进一步的研究,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 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成四型:A型、 B型 、AB型、O型。 二、血型 血型 红细胞 血清 无凝集素 A凝集原 B凝集原 A凝集原 B凝集原 无凝集原 抗B凝集素 抗A凝集素 抗A凝集素 抗B凝集素 A型 B型 AB型 O型 ABO血型:是由红细胞上所带凝集原的种类决定的。 二、血型 B凝集原 抗B凝集素 A凝集原 抗A凝集素 输血时,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发生凝集现象,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因毛细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容易红细胞凝集容易阻碍血液循环,因此在输血前,首先要鉴定血型。 二、血型 伤员血液 抗A试剂(B型血清) 抗B试剂(A型血清) 血型 甲 凝集 不凝集 乙 不凝集 凝集 丙 凝集 凝集 丁 不凝集 不凝集 A型 B型 AB型 O型 链接生活:有四位伤员急需输血,输血前需对他们进行血型鉴定。医生取得四位伤者血液,并和“抗A、抗B标准血清”做血型配合实验,其实验结果见下表,请判断4位伤者分别是什么血型? 二、血型 某人的血型 A B AB O 可接受的血型 A、O B、O AB、A、B、O O 可输给的血型 A、AB B、AB AB O、A、B、AB 输血关系表 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三、安全输血 有人说“O型血的人是万能输血者”,你认为有道理吗? 在没有同型血可输而且情况紧急时,可少量输入O型血;AB型血的人,除可输入O型血外,还可以缓慢输入少量的A型血或B型血。 O型———万能输血者” AB型———万能受血者” 注意: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 三、安全输血 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输入病人体内。 成分输血 原则:“缺什么补什么” 三、安全输血 A.严重贫血患者 a.血浆 B.身体大面积烧伤者 b.浓缩血小板悬液 C.外出血不易止血的患者 c.浓缩红细胞悬液 D.抵抗力低下的患者 d.输入浓缩的白细胞 将下列患者与应该输入的血液成分连起来: 三、安全输血 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到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正常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200~300毫升。 四、倡导无偿献血 一次献血200—400毫升,仅占全身血量的5%-10%,这完全可以依赖自身的代偿和造血能力,及时动员贮存的血液补充到血循环中去,非但不会影响健康,而且可以刺激骨髓造血,有利于新陈代谢。 四、倡导无偿献血 血量:占人体重的 ; 血型:分为 型、 型、 型和O型 安全输血:以输入 为原则 无偿献血:一次献血 毫升不影响健康 输血与血型 7%-8% A B AB 同型血 200~300ml 课堂小结 1.一位B型血的外伤患者需要大量输血,应为他输入( ) A.A型血 B.B型血 C.O型血 D.AB型血 2.输血时必须针对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输血方式。给严重贫血患者输血,最好输入(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B A 课堂练习 3.如图为某志愿者的电子献血证(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血样可输给A型血患者 B.全血中含有血细胞和血浆 C.献血时针头插入的是动脉 D.针眼处起凝血作用的是白细胞 B 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