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604666

初中化学题型强化提升:科学探究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10723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初中,化学,题型,强化,提升,科学
  • cover
初中化学题型强化提升:科学探究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科学探究题 1.空气中含有多少氧气呢?学习小组开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活动。 资料:1.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白磷的着火点是40℃。 2.相同的温度和体积下,气体压强与分子数成正比。 3.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与分子数成正比。 【史料研究】 二百多年前,化学家拉瓦锡利用汞能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原理,采用图1装置测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1)加热时,曲颈甑内液态汞表面产生红色粉末,玻璃钟罩内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设计与实验】 设计并利用图2装置测空气里氧气含量。 (2)主要步骤如下,正确的顺序为 (填序号)。 ①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②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③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 ④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 (3)实验结束,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优化与实验】 同学们利用图2装置多次实验,水面均未上升到刻度“1”。经讨论后,分别取足量红磷、白磷采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记录并处理数据分别如图4、图5。 (4)图4中氧气含量从8.05%上升到9.26%,原因可能是 。 (5)图5中BC段压强增大,原因是 。计算白磷消耗的氧气占空气体积的 %(精确到0.01%)。 【反思与交流】 (6)图2实验水面未达到刻度“1”,原因是装置中的氧气未消耗完。红磷燃烧不能将氧气消耗完的主要原因是 。 (7)上述实验中汞、白磷和五氧化二磷有毒,对环境“不友好”。结合实验原理和药品弊端,可选择的替代药品有 (写一种)。 2.金属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金属材料的使用历程、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材料的使用及发展等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 任务一:了解金属材料的使用历程 【查阅资料】小组同学整理收集到的信息,将我国金属材料的使用历程建构模型如下: 【小组交流】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2)人类使用金属的早晚与金属的 有关。 任务二:探究铝和铁与酸的反应 【设计实验】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分别向盛有质量、形状均相同的铁片和铝片的锥形瓶中,同时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用数字传感器测得瓶内气压变化如图2所示。 【分析讨论】 (3)表示铁和酸反应的曲线是 (选填“a”或“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b曲线在0~70s没有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 【反思评价】 (5)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中需要注意的是 。 任务三:调查金属材料的使用 【咨询调查】金属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但是大量使用的常常不是纯金属,而是它们的合金。 (6)合金具有的优点是 。 任务四:展望金属材料的发展 【成果分享】通过探究学习,同学们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金属材料也会不断适应新的需求。 (7)你认为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是 (答一点)。 3.潜水艇内“氧再生剂”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它为潜水员的远航提供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人们使用“氧再生剂”后的生成物进行探究。 (一)呼出的气体中哪些物质能与过氧化钠(Na2O2)发生反应放出氧气? [查阅资料] ①呼出的气体主要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②过氧化钠与氮气、氧气不反应。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别做了过氧化钠与水、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实验探究] (1)探究H2O与Na2O2固体的反应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产生蓝色沉淀 实验结论 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类似的方法探究CO2也能与Na2O2反应产生氧气 (二)人们使用“氧再生剂”后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根据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CO2和H2O。对剩余固体的成分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