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604979

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三轮复习核心考点押题资料

日期:2024-06-26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42次 大小:322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中考,道德,法治,三轮,复习
  • cover
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 三轮复习核心考点押题资料 第一部分:政治与法治 一、法律伴我们成长 (七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 (一)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的定义: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 (1)身心发育尚不成熟: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还不完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2)事关人类的未来: 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二)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六道防线 1.家庭保护: 是指父母、其他监护人和共同生活的其他成年家庭成员对未成年人进行的保护,包括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家庭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个阵地,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 2.学校保护: 是指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中,学校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3.社会保护: 是指国家、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社会保护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是未成年人保护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4.网络保护: 是指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网络生活实施的专门保护。网络保护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 5.政府保护: 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政府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承担着主体责任。 6.司法保护: 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内的广义上的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专门保护。司法保护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三) 未成年人应如何正确对待自己享有的特殊保护: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四)树立法治意识 1.法治意识的含义: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2.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性: (1)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2)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3)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五) 学会依法办事 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 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怎样学会依法办事: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即:树立法律意识。) (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3)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做守法的公民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一) 法律的含义和意义 1.法律的含义: 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2.法律的意义: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二) 违法行为的含义和分类 1.违法行为的含义: 违法行为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的分类: (1)民事违法行为: 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