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605008

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40955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试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宜宾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历史 (考试时间:60分钟 全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将答题卡座位号对应标号涂黑。 2.答选择题时,务必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务必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有学者认为“自周之襄、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该学者意在说明( ) A.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B. 学术思想蓬勃兴起 C. 奖励军功普遍实施 D. 官学兴起开启民智 2. 据图可知,中国古代( ) A. 人地矛盾彻底解决 B. 农业工具不断创新 C. 休养生息政策施行 D. 手工业技术的改进 3. 下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描绘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使者的场景。该图可用于研究( ) A. 宗教绘画的风格 B. 唐与突厥的友好关系 C. 民族政策践行 D. 贞观时期的中外交往 4. 从历史地图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所示现象推动了( ) A. 民族政权并立局面出现 B. 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 C. 全国性商业网络的形成 D.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 5. 下表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的一系列研学活动。该活动的主题是( ) 查阅文献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尼布楚条约》 实地考查 承德避暑山庄、伊犁将军府 参观博物馆 金奔巴瓶、《平定准噶尔图卷》 A. 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 文学和艺术的高度繁荣 D. 边疆内地管理方式一致 6. 1879年,《纽约时报》报道称,洋务派“已经获得皇帝陛下的许可,在上海办中国第一家机器纺织厂———上海织布局”。该报道说明,洋务运动( ) A. 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B. 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C. 引起了西方社会的关注 D.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7. 某同学在制作关于中国近代历史进程资料卡片时,列出了图中的四位历史人物。他们共同体现了( ) A. 近代工业的创办 B. 民主政权的建设 C. 爱国救亡的探索 D. 新式教育的推广 8. 历史纪录片承担着探究历史,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作用。如果要拍摄与中国近代社会相关的纪录片,下面素材可用于拍摄( ) 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剪除男子发辫; 劝禁女子缠足;废止跪拜;严禁鸦片、禁止赌博 A.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B. 推翻清王朝的斗争 C. 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D. 社会生活习俗变迁 9. 五四运动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斗争实践中懂得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的振兴,中国人民的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这说明五四运动( ) A. 形成反侵略的统一战线 B. 成为了民主革命的开端 C. 促使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D. 启迪了民众的思想觉悟 10. 图是四川某抗战博物馆收藏的两份珍贵文物。这两份文物可用于说明( ) A. 民众的动员有利于抗战胜利 B. 宜宾成为抗战的主要兵源地 C. 报刊的宣传是胜利的关键 D. 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11.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采取了“打土豪,分田地”“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耕者有其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举措这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 ) A. 以经济建设中心 B. 解放农村生产力 C.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 以公有制为主体 12. 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这场“必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