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605010

202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真题B卷(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35005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真题,原卷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重庆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 历史试题(B卷) (开卷 本卷共两个大题,满分50分,同道德与法治学科共享90分钟) 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1. 在湖北屈家岭遗址,考古工作者发掘出距今约5100年的规模庞大的史前水利系统,以及大量稻作遗存、磨光黑陶等。这些考古遗存可用于研究( ) A. 炎黄部落起源 B. 原始农耕生产 C. 史前制瓷技术 D. 大禹治水过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考古工作者发掘出距今约5100年的规模庞大的史前水利系统,以及大量稻作遗存”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考古遗存可用于研究原始农耕生产,B项正确;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之战中打败炎帝,炎帝归顺黄帝,炎黄部落结成联盟,与题干“距今约5100年的规模庞大的史前水利系统,以及大量稻作遗存、磨光黑陶等”不符,排除A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史前时期人们还没掌握制瓷技术,由陶器制作到瓷器制作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发展过程,题干中也未涉及瓷器,排除C项;大禹治水距今3000多年,与题干中“距今约5100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 下表是某历史老师梳理的我国古代部分政权的统治措施。这些措施都( ) 时期 主要史实 西周 周武王灭商后,对“殷遗民”实行“殷人治殷” 魏晋 匈奴刘汉政权针对境内多民族共存局面,实行“胡汉分治” 辽朝 “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A. 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治理方式 B. 导致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C. 改变了少数民族游牧生活 D. 形成了政权并立的格局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殷人治殷”“胡汉分治”“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和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殷人治殷”;魏晋时期,实行“胡汉分治”;辽朝时期,“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等,这些措施都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治理方式,A项正确;材料这些措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而不是激化阶级矛盾,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民族之间自我的管理,无法得出是否改变了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的结论,排除C项;政权并立指的是多个政权国家同时存在,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3. 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劳动者利用杠杆原理进行谷物加工的场景:左边3人扶在栏杆一头,借用身体下压的力量,启动杆头,达到舂米的效果。据此可知( ) A. 四川地区经济较发达 B. 劳动者精通力学理论 C. 实用技术应用于生产活动 D. 政府组织大规模集体劳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我国古代劳动者利用杠杆原理进行谷物加工的场景:左边3人扶在栏杆一头,借用身体下压的力量,启动杆头,达到舂米的效果”和所学知识可知,劳动者利用杠杆原理进行谷物加工,这是一种实用技能的运用,体现了实用技术应用于生产活动,C项正确;仅从利用杠杆原理进行谷物加工,无法得出四川地区经济较发达,且只涉及农业,排除A项;劳动者利用杠杆原理进行谷物加工,无法判定劳动者是否精通力学理论,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政府,无法得出其行为是政府的行为,排除D项。故选C项。 4. 唐朝前中期,渝州地区人口增长较迅速,大量无地农民纷纷涌入深山莽原,开垦土地,开发山林。这一现象( ) A. 促使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B. 有利于渝州区域经济开发 C. 推动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 推广了玉米等高产农作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唐朝前中期,渝州地区人口增长较迅速,大量的无地农民纷纷涌入深山莽原,开垦土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