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05615

2023高教版(中职)第14课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课件(共19张PPT)

日期:2025-05-05 科目:历史 类型: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176106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023,19张,课件,文化,科技,经济
  • cover
(课件网)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 第六单 元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封建统治危机 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 第14课 一、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六单 元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封建统治危机 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1)大力垦荒,耕地面积增加,人口增长。 至万历后期,全国耕地超过1.5亿亩,人口总数达 1.5亿左右。清代,耕地面积超过明末。道光时期,全 国人口超过4亿人。 清朝对黄河、淮河、永定河以及江海堤塘的长期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经常性免除赋税,农民负担有所减轻。 (2)河流治理和免赋税,促进了农业生产。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 第14课 一、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六单 元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封建统治危机 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3)农作物种类多样化。 玉米、甘薯等新粮食作物大量引进种植,大幅提高了粮食产量。 经济作物:江南的棉花,广东、福建的甘蔗、荔枝、龙眼以及各地的油料、烟草等都在市场上大宗交易。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 第14课 一、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六单 元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封建统治危机 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1)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增加,产业门类增多,工艺流程和技术得到改良。 (2)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成为手工业的主体力量。 (3)纺织业、陶瓷业、造船业、造纸业、矿冶业遍布全国。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 第14课 第六单 元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封建统治危机 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一、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 (1)山西、陕西、徽州等地区性商帮活跃。他们以亲缘关系为纽带,会馆为联系场所,开拓商道,组织贸易,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2)汉口、佛山、景德镇等工商业中心出现。 (3)海外贸易发展迅速。香料、奢侈品、手工业品大量输入,生丝、瓷器、铁器、日用品等大量输出,白银与信贷交易广泛使用。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 第14课 二、明清科技 第六单 元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封建统治危机 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总结古代农业政策和农业技术,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农业百科全书。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系统总结了农业、纺织、化工、机械、车船、兵器、陶瓷、造纸等行业的工艺技术,被达尔文誉为利用人力开发自然的“技术权威著作”,在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漕舫图》《天工开物》所载的明代海运漕粮的双桅大船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 第14课 二、明清科技 第六单 元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封建统治危机 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古代药物和治病方剂的集大成著作。该书不仅提出较为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还融入了生物进化思想,成为我国古代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成书于明朝后期的《徐霞客游记》(徐弘祖,霞客是他的别号)记载了作者实地考察过程中观察到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现象,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 第14课 二、明清科技 第六单 元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封建统治危机 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明万历年间,著名水利专家潘季驯多次出任河道御史,总理河漕。他提出了“束水攻沙”的理论(就是收紧河道,利用水的冲力,冲击河床底部泥沙,从而达到清淤防洪的目的),对黄河、运河的泛滥进行了有效的治理。著有《两河管见》《河防一览》等书,对当时 治理黄河、淮河、运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清雍正年间,傅泽洪编篆的《行水金鉴》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为骨干,系统整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