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05978

花城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2课 律动《去同学家》说课稿及反思

日期:2025-10-19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133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花城,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2课
  • cover
花城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2课 律动《去同学家》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花城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2课 律动 《去同学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学情、说教学方法和策略、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去同学家》是一首充满活力和趣味性的歌曲,通过描述小朋友去同学家的场景,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中的节奏感和律动感。歌词简单,旋律明快,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和表演。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通过律动活动体验音乐的节奏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和创编,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歌曲的节奏,能跟随音乐进行律动。 难点:通过身体动作创造性地表达音乐,做到动作与音乐的和谐统一。 四、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对音乐充满好奇,但可能对复杂的节奏感尚未有深入理解。他们喜欢通过游戏和活动学习,因此教学应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 五、说教学方法和策略: 1. 采用听唱法,让学生在反复听唱中熟悉歌曲。 2. 结合游戏,设计律动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提高学习兴趣。 3. 鼓励学生自我表达,通过创编动作,培养创新思维。 六、说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播放轻松的音乐,让学生们在教室里自由地走动,营造愉快的氛围。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去同学家玩吗?去同学家我们会做什么呢?”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经历。 2. 新课介绍(10分钟) 介绍新课《去同学家》,播放《去同学家》的音乐,让学生们初步感知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教师示范律动动作,如“走路”、“敲门”、“打招呼”等,每做一个动作,都会唱出对应的歌词。 3. 学习律动(20分钟) 首先,教师分解动作,一步步教给学生,每教一个动作,学生跟着做一次。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完整做一次律动,边唱边做,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 接下来,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反馈。 4. 创新环节(10分钟) 鼓励学生创新一些新的动作,比如“分享玩具”、“一起看书”等,融入到《去同学家》的律动中。 学生轮流带领全班做他们创新的动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5. 总结与复习(5分钟) 全班一起再次做《去同学家》的律动,复习今天所学的内容。 教师总结,表扬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创新精神。 七、板书设计: 《去同学家》 节奏 旋律 创新 互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模仿和创新,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音乐和律动,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他们乐于分享和尝试新的动作,体现了良好的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 但在指导学生创新动作时,部分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指导,下次教学时可以适当调整时间分配,给予他们更多支持。 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将更多生活场景融入音乐律动,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