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611303

1.2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学案(无答案)

日期:2024-06-2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1次 大小:6831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学案,答案
  • cover
1.2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学案 【学习目标】 通过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通过图文资料,说明自然资源的质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通过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1.自然资源的分类。 2.自然资源的特征,包括数量、质量以及空间分布特征。 【预习新知】 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概念:指在一定 下,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 的物质和能量。   分类 成为自然资源的条件 能满足某一时期人类社会的 。 需要人类具备相应的 。 自然资源的属性 自然属性:自然资源的 、质量和 分布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社会属性:人类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受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需求及 的影响。 【特别提醒】我们平时所说的能源资源,既包括非可再生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也包括可再生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等。 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 特征:数量是有限的,具有 。 原因 在一定的 自然环境能提供的自然资源有一定的数量限制。 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人类能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自然资源数量更为有限。 利用要求:人类能够从自然环境中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但不能突破自然环境供给资源的 。 【特别提醒】许多可再生资源的数量和更新能力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存在极限,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可能对其造成破坏,使其转变为非可再生资源。 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总体特征:质量有优劣高低之分。 衡量标准 利用表现 自然资源的质量可用一定的 来刻画。 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开发 有差别。 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因人类需求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用途。 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表现 分布不均匀但有规律 影响 分布的空间差异,是导致社会经济发展 的重要因素之一。 空间分布不均匀,使不同地区间形成 与贸易的需求,导致资源在空间上的流动,也促进了区域间的联系和 进程。 【思考探究】 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线走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决定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 B.环境质量 C.就业需要 D.国际背景 (2)设计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线走向时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工资水平 C.消费市场 D.国家政策 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但消费量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短缺,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加强区际联系,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第(2)题,西气东输二线管道沿线经过众多城市,天然气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巩固训练】 下图为经济上有开采价值的铜矿品位变化趋势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经济上有开采价值的较低品位的铜矿不断得以开采,主要得益于( ) A.资源的枯竭 B.需求量减少 C.科技的发展 D.替代品出现 【小题2】低品位铜矿的开采利用带来的主要影响可能是( ) A.铜产品的价值不断下降 B.铜生产的生态成本更高 C.铜产品循环利用率降低 D.铜替代品的生产量提高 干热岩是指埋深数千米,内部致密、不透水的高温岩体,是一种新兴的地热能。 2021 年 6 月 28 日,由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组织实施的唐山市马头营凸起区干热岩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现了干热岩试验性发电,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干热岩试验性发电。下面图 1 为我国干热岩主要分布区图,图 2 为干热岩发电原理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材料描述的干热岩( ) A.是一种高温水资源 B.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C.分布具有空间差异 D.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小题2】制约我国干热岩规模化开采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市场 C.技术 D.气候 【小题3】若干热岩实现商业化开采,将有利于我国( ) A.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B.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C.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D.完全取代煤炭开采 高岭土是一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