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核心概念:宏观调控、滞胀、信息时代、中间阶层、福利国家、社会运动 关键问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出现哪些新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新变化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结构方面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福利与社会运动方面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变化 [重要概念]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密切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主要包括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等;它以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巨大力量,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宏观干预和调节。 2.滞胀:是指20世纪70年代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具体表现为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和外贸增长趋缓等,最显著的特征是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互相交织。 3.新科技革命:是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海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新科技革命的出现,既是由于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形成,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对高科技迫切需要的结果。 4.福利国家:是指政府致力于“全民福利”,这是垄断资产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治统治、缓和阶级矛盾而提出的一种政策主张,即建立一种由国家通过其有关职能部门和机构,广泛提供福利和社会保险的社会制度。 [教材史料] 1.教材导入解读。 思路引导:(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等国取消战时实行的定量配给制度,受到民众欢迎。 (2)实质: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进行调控。 (3)发展:和平时期,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的宏观调控继续进行,并使其制度化。 2.教材第四目“史料阅读”解读。 思路引导:(1)时间:20世纪60年代。 (2)内容:第一条是针对在公共场所或地方的种族隔离政策;第二条是针对变相剥夺有色人种选举权的种族歧视。 (3)地位:是美国黑人长期争取基本民权斗争的结果,也是统治阶级妥协的产物。 3.教材第四目“历史纵横”解读。 思路引导:(1)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越南人民的英勇斗争;苏联、中国等国家对越南的大力援助。 (2)越南战争的影响:对越南,越南南方解放,实现全国统一;对美国,损耗了国力,加剧了美国国内反战运动;对世界,冲击了冷战局势。 [教材问答] 1.思考点: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思路引导:(1)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2)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 (3)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使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 2.“学思之窗”:为什么尼克松政府要提出新的社会福利改革计划 思路引导:(1)福利制度是必要的,有其历史进步性。 (2)福利制度存在问题:加重国家财政负担;纳税人所纳税款增加,引起纳税人不满;一些人依靠福利生活,降低劳动积极性。 (3)尼克松政府进行福利制度改革(家庭援助计划),以图美国的福利制度更为合理。 3.“问题探究”:谈谈你对马克思这段论述的理解。 思路引导:(1)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角度分析两个“决不会”。 (2)人类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3)从资本主义社会中发展的生产力会创造阶级对抗的物质条件。 (4)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关键问题一:第二次世界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