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11424

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日期:2025-09-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6次 大小:1257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学年,文化交流,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
  • cover
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通过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1.核心概念:民族自决原则、世界殖民体系、民族解放运动。 2.关键问题 (1)两次世界大战对不同地区民族民主意识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重要概念] 1.殖民主义体系:也称为帝国主义殖民体系,指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受帝国主义压迫、剥削和奴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所组成的体系,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它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发展的必然,标志着资本主义对整个世界统治的确立。 2.民族民主运动:亦称民族解放运动,主要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和一切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与解放的革命运动。 3.民族意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亦称“民族性格”。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通过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特点表现出来。 [教材史料] 1.教材导入、第一目“史料阅读”及“反法战争中的胡志明(1890—1969)”解读。 思路引导:(1)史论:史料体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影响。 (2)原因: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进一步觉醒;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第一次世界大战增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武装力量,战术素养得到提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要求民族独立的呼声更加高涨。 2.教材第一目“历史纵横”解读。 思路引导:(1)时空观念:1900年第一次泛非会议,形成了泛非主义思想,主要是维护黑人权利,反对欧洲殖民统治。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泛非运动日益活跃,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民族解放斗争的影响和非洲人民民族独立和自治的要求。 (2)积极影响:冲击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为唤起民族自决、推动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促进团结和统一作出了贡献。 3.教材第二目“史料阅读”解读。 思路引导:(1)时间: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2)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的需要;激发被压迫民族的斗志。 (3)内容:战后要贯彻民族独立、自由、民主原则;尊重各民族的主权和治权;支持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斗争;在法理上废除了殖民主义;提倡国际合作。 (4)意义:促使亚非拉地区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进一步觉醒,民族独立运动不断高涨,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教材问答] 1.教材第一目“学思之窗”:观察上面两幅地图,说一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出现了哪些新的国家。 思路引导:爱尔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 2.教材第一目“思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思路引导:(1)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民族工业得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成为反对帝国主义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 (3)帝国主义国家还从殖民地大量征兵,这就促使殖民地的人民熟悉了军事技术装备和革新的机械,他们又利用学到的本领去反对殖民统治者。 3.教材第三目“思考点”:怎样理解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复兴 思路引导:(1)实现民族独立是文化复兴的前提条件。 (2)传统文化是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发展的根基和命脉。汲取西方文化中的精华如科学技术、管理知识、高效率作风、权力制衡等是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3)新兴民族国家主动发展自己的文化,并使之复兴,是国家主权的表现。 (4)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成为现代民族国家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