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11597

2023高教版(中职)第23课全民族抗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11-11 科目:历史 类型: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215174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3,抗日战争,27张,课件,胜利,抗战
  • cover
(课件网)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 第十单 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全民族抗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 第23课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十单 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全民族抗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淞沪会战示意图 1.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爆发。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开始。国民政府先后调集70万兵力参加会战,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迫使日军向上海增兵达20多万人。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历时3个月,毙伤日军4万余人, (意义)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 正面战场指中国军队正面抵抗日军入侵的战场。作战的主要是国民党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 第23课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十单 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全民族抗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2.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为阻止日军逼近山西太原,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一带伏击日军,首战告捷,歼灭日军1000余人。 意义:平型关大捷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第一场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接着,八路军三个师配合国民党军队进行忻口战役,第一二〇师、第一二九师相继取得雁门关伏击战、夜袭阳明堡机场等胜利。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 第23课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十单 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全民族抗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3.台儿庄大捷 背景:日军占领南京后,为贯通南北战场,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1938年1月至5月,国民政府调集60万大军,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指挥下展开徐州会战。 台儿庄战役示意图 矶 谷 师 团 板垣师团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 第23课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十单 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全民族抗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台儿庄战役示意图 矶 谷 师 团 板垣师团 (1938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围歼日军1万余人。 3.台儿庄大捷 意义: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 第23课 战略理论:中国必须通过持久抗战,才能夺取对日作战最后胜利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十单 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全民族抗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4.《论持久战》和武汉会战 背景:武汉会战前,国内存在 “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 《论持久战》 意义: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 第23课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十单 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全民族抗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4.《论持久战》和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中旬,武汉会战开始,10月下旬,武汉沦陷,会战结束。这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共毙伤日军近4万人。与此同时,南部重镇广州也被日军占领,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 第23课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十单 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全民族抗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5.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面对10余万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重兵防御,殊死抵抗,毙伤日军数以万计,最终取得胜利。 此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意义)长沙会战的胜利,鼓舞了盟军士气,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国历史(基础模块) 第23课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十单 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全民族抗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6.工商企业、高校大迁移 抗战时期,工商业、文教界等都以各种方式为抗战贡献力量。东部沿海工商企业向西南大后方大规模迁移,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