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612734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596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三模,语文
  • cover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东北地区,新中国工业的摇蓝。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炉钢水、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辆汽车。在东北,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为我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纵横驰骋的高铁列车、翱翔寰宇的中国空间站、奋力挺进地心的万米钻机,一批蕴含“东北元素”的大国重器见证着震兴的脚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东北依脱新中国工业的厚实基础,_____,推动老工业基地焕发新活力。 (1)(3分)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战略luè B.诞生dàn C.蕴含yuèn D.钻机zhuàn (2)(3分)语段中画线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摇蓝 B.依脱 C.翱翔 D.震兴 (3)(3分)填入文中空白处的句子是     A.深度开发“原字号”,改造升级“老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 B.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 C.培育壮大“新字号”,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 D.改造升级“老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 2.(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中虎豹定居数量稳定增加。 B.黑龙江呵护“耕地中的大熊猫”,确保黑土地不减少、退化。 C.在内蒙古,我国单体首个百万千瓦级陆上风电基地于兴安盟正式投产。 D.东北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在白山黑水间书写东北振兴的时代强音。 3.(3分)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塑造的两个典型女性,她们都很聪慧,林黛玉善于察言观色,薛宝钗却多愁善感。 B.作为古代文体,记,偏重议论和说明;说,可叙事、写景、状物、抒情。 C.北宋诞生了很多杰出文学家,比如苏轼、范仲淹、柳宗元和欧阳修。 D.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4.(3分)下列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中午学校食堂里,你冲着空座旁的老师问:“这没人坐吧?” B.你对因走错路而耽误你午餐的新上岗外卖小哥说:“没事,一回生二回熟,下次你就熟门熟路了。” C.你点评同桌的作文,说:“你写的这篇议论文还行,观点鲜明,挺能标新立异的。” D.体育老师对学校足球队参赛情况进行总结,说:“本次比赛大家表现都很出色,体现了团队精神,也幸亏刘一男同学勇往直前在最后一分钟踢进一个球,使我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5.(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青年李白离开出生地蜀郡,一路沿江而下,放眼望去,“山随平野尽,①  ———(《渡荆门送别》),他告别家乡追逐梦想而去。但是对家乡山水的依恋之情在“②   ,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的诗句中充分表达出来;公元735年李白旅居洛阳,夜深人静,一阵笛声又勾起了他对故乡的遐思,提笔写下“③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的诗句;离别,贯穿了李白的一生,“浮云游子意,④  ———(《送友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意表达的委婉含蓄。朋友,像酒一样,也是李白的人生挚爱,得知王昌龄被贬谪的遭遇,李白赋诗“我寄愁心与明月,⑤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慰藉远方的朋友;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李白也曾陷入⑥“   ,将登太行雪满山”的人生图境,但他直抒胸臆,“长风破浪会有时,⑦  ———(《行路难》),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二、阅读。(45分) 6.(8分)阅读下列选段,回答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