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核心概念:农耕文明、帝国、行省制 关键问题: (1)古代区域性大帝国兴起对文明交流有何影响 (2)认识古代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重要概念] 1.农耕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人类进入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地带主要集中在北纬20度到40度之间。 2.帝国:这个概念来自古罗马人的执行权,即罗马官员的行动区域,后来演化为统治区域、统治权力,特别是一个民族通过武装征服统治其他部落或者族群建立的范围比较广大的国家,如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等。类似的扩张行动有时被称为“帝国主义”。 3.行省制:古代国家设置的一种范围相对较大的地区性行政或管理单位。作为地方单位,行省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服从中央政府,主要官员由中央政府任命,并执行中央政府的法律和政令,代替中央政府行使维持秩序、征收赋税等职能。一些范围比较大的古代国家一般实行行省制。波斯人自大流士一世改革开始广泛实行行省制;亚历山大帝国大体继承了波斯的制度;罗马帝国时代广泛实行行省制,行省是最重要的地方行政单位。行省主要官员为总督,处理政治、军事、税收和司法等事务。 [教材史料] 1.教材第一目《亚述骑兵(雕塑)》解读。 思路引导:信息:亚述军队强大;扩张方式:武力扩张。 2.教材第二目第一则“史料阅读”解读。 思路引导:特征:波斯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宣扬君权神授。 3.教材第二目第二则“史料阅读”解读。 思路引导:现象:罗马城成为商品汇聚地,在罗马帝国统治下,帝国内部以及世界上不同地区的商品交流频繁。 意义:罗马帝国具有区域性影响,促进了不同地区的经济交流。 4.教材第三目《古代希腊和埃及的雕塑》解读。 思路引导:现象:希腊雕塑对埃及雕塑的借鉴。 实质:文明间的联系与交流。 [教材问答] 1.“思考点”:哪些因素促使古代世界农耕文明的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 思路引导:农业生产工具改进促使生产力提升;农耕文明发展需要更多的土地及人力,统治阶级要追求更多土地以获得更多的税收;农耕地区有比较先进的组织系统,能够大规模动员人力、物力等。 2.“学思之窗”及《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想一想古希腊人的殖民扩张有什么特点。 思路引导:通过移民的方式扩张;范围集中在地中海沿岸和黑海周边地区;有相当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其扩张并未建立统一帝国,而是形成众多的城邦国家。 3.“思考点”:为什么字母文字会广泛流行 思路引导:自身优势:有固定顺序、每个字母都有固定读音,字母文字符号少,具有易于记忆、书写简捷等优点。 促进因素:古代亚非欧交界地区先后兴起一系列大帝国,商业交往密切,文明交流互鉴。 4.“学习拓展”:为什么古代世界的大国都要修建大通道 思路引导:根本目的都是加强帝国内部的联系,以强化统治。秦始皇一生中多次巡游,一个重要目标是宣扬皇帝声威,压服反对势力;罗马帝国则通过道路调动军队和运送给养;波斯帝国利用道路传递信息,并且在关键地段驻扎军队,防止被征服地区反叛。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1.表现 (1)农耕文明的扩展 条件 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 重要方式 武力扩张 概况 ①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 ②西亚文明: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亚述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一度征服埃及 (2)海洋文明的扩展(希腊文明) 条件 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 重要方式 移民 概况 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