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常见考点 考点1: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图) 男性: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睾丸 女性: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卵巢 受精场———输卵管 胚胎发育场———子宫 考点2:胚胎发育过程 营养来源:胚胎植入子宫壁前,营养主要来源于卵细胞中卵黄 胚胎植入子宫壁后,营养主要来源于母体 2.物质交换的器官:胎盘(或填“胎盘和脐带”) 考点3:第一性征 第二性征 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差异 第二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 考点4: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1.判断图中各个阶段名称的方法: ①法1:中间箭头是“幼虫→成虫”,其余顺推 ②法2:画2个循环圈,不重叠为蛹期,其余顺推 2.完全变态发育:蚕、蝴蝶、蜜蜂;蚊、蝇;甲虫 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蝉、蟋蟀、螳螂 考点5:种子的结构(P19图熟记各部分结构名称) 新植物的幼体是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菜豆种子的营养储存在“子叶”中 玉米种子的营养储存在“胚乳”中 考点6:种子萌发条件 自身条件:胚完整且具有活性、营养物质充足、种子度过休眠期 环境条件:充足空气、一定水分、适宜温度 考点7:种子萌发过程 先 胚根→根 再 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分 胚芽→茎和叶 考点8:植物子房的发育过程 补充:果实中种子的数量是由子房中胚珠的数量决定,因此可以通过果实中种子的数量推测子房中胚珠的数目 考点9:植物的生殖种类 植物有性生殖(培育新品种)———种子 植物无性生殖(繁殖速度较快;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孢子生殖:蕨类、苔藓类、藻类植物 ———营养生殖(根、茎、叶) ———组织培养 考点10:嫁接 嫁接成活关键: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是否紧贴 嫁接成功后,植株表现出接穗的性状 考点11:试管婴儿和克隆 考点12:微生物的生殖方式和结构特征 1.细菌名称带“球菌、杆菌、螺旋菌”, 全是单细胞,细胞中无成形细胞核(最主要特征),无叶绿体(所以依赖现成有机物) 繁殖方式:分裂生殖 2.真菌包括“酵母菌、霉菌、食用菌” 细胞中有成形细胞核,酵母菌是单细胞,霉菌、食用菌是多细胞,均无叶绿体(所以依赖现成有机物) 繁殖方式:酵母菌———出芽生殖,霉菌/食用菌———孢子生殖 考点增———有性生殖: 繁殖速度慢 能使后代产生更多变异现象,后代适应能力强(新品种) 无性生殖: 繁殖速度快,后代适应能力弱 考点增:植物生殖方式判断 有性生殖———种子 营养生殖———根茎叶 第二章常见考点 考点13: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和对应的实验 声音产生的条件:物体振动 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或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考点14:耳朵和眼睛的结构(P53、P79图和各部分名称、功能) 耳朵: 连通鼓室和咽部———咽鼓管,作用: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 有听觉感觉细胞———耳蜗 听觉形成部位———大脑的听觉中枢 眼睛:相当于凸透镜的结构———晶状体 成像的部位(或有感光细胞的部位)———视网膜 视觉形成部位———大脑的视觉中枢 考点15:声音的特性 决定因素 关键词 常见描述词 响度 与声源的振幅、与声源远近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用力大小 大 小 强 弱 响 洪亮 轻声 震耳欲聋 音量 音调 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 频率大,音调高;频率小,音调低 长短 粗细 松紧 尖 细 刺耳 浑厚 低沉 音色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发声方式不同,发出的音色就不同 不同声源 悦耳动听 美妙 难听 考点增:超声波和次声波特点和应用 特点①都是声音,需要振动产生②真空不能传播 应用:①超声波———B超 回声定位(蝙蝠、声呐、雷达)碎石 洁牙 ②大象交流 蝴蝶扇动翅膀 地震 海啸 考点增:区分声传递的是信息还是能量的方法 声音传递能量———凡是声音引起其他物体变化的例子 声音传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