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探索更小的微粒 什么是原子,它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一、新课导入 二、教学步骤 探究1 分子可以再分吗 1.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吗 2.分子很小,能不能继续分割呢 3.不同物质的分子,其原子构成相同吗 4.一个分子是由多少个原子组成的呢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但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2.人们通过化学的方法,发现还有比分子更小的粒子,称为原子 3.分子由原子组成,不同物质的分子,其原子构成也不同。 4.大多数分子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叫做多原子分子,如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有些分子是由单个原子组成的,叫做单原子分子。铁、铜、金、铂等大多数金属,它们的分子也就是原子。 二、教学步骤 1.原子能不能再分呢 2.电子有多大呢 探究2 把原子“切开” 英国物理学家 通过阴极射线管实验发现电子的存在 汤姆生 1. 9世纪末,人们发现了阴极射线。这种射线是由一种带负电的微粒组成的,从原子内部发出,这种微粒叫做电子。 2. 电子是比分子、原子更小的物质粒子,它的质量me=9.11×10-31 kg,约等于氢原子质量的,半径小于10-16 m。电子的发现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说法。 二、教学步骤 探究4 原子核内有些什么 1.根据卢瑟福的“核式模型”,思考原子核内有些什么 2.随后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什么 英国物理学家 通过阴极射线管实验发现电子的存在 原子内部有带负电的电子,整个原子却不对外显示电性。原子的这种特性启示人们,原子内部一定还有带正电的部分。因此,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也是有复杂结构的 汤姆生认为,原子像一个实心球体,均匀 分布着带正电的粒子,电子镶嵌在其中,犹如糕中的枣儿,因此被称为“枣糕模型”。 汤姆生 1911年,卢瑟福基于a射线(带正电的粒子流)轰击金箔的实验,提出了他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中间有一个带正电的核,它只占有极小的体积,却集中了原子的几平全部质量,带负电的电子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在核外较大空间绕核高速旋转,这一模型被称为“核式模型” 核式模型 卢瑟福的“核式模型”否定了汤姆生的“枣糕模型”,但它也并不是完美的。以后的实验进一步表明,原子中的电子并不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时那样有固定的轨道,而是形成电子云分布在原子核的外围。 卢瑟福 1911年,卢瑟福巧妙地利用放射性物质发出的α射线(带正电的粒子流)去轰击金箔,结果大部分粒子几乎不受任何阻挡地穿过金箔,只有少数粒子发生了偏转,据此验证了“核式模型”。 粒子散射实验 二、教学步骤 探究4 原子核内有些什么 1.根据卢瑟福的“核式模型”,思考原子核内有些什么 2.随后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什么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得到了质子,进而猜想原子核内存在不带电的中子,这一猜想被他的学生查德威克用实验证实,并得到公认. 质子 中子 核子 质子数 电荷数 原子的结构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旋转. 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 二、教学步骤 探究5 原子的结构 1.观察图10—28中氢、氦、锂原子的示意图,你能说出它们的核内各有几个质子和中子吗 氢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无中子;氦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2个中子;锂 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 2.既然原子核也是可以再分的,那么,质子和中子能不能再分呢 科学界已普遍确认质子、中子等也有内部结构,它们是由一种叫做夸克的更小微粒组成的。 三、板书设计 探索更小的微粒 1.原子 2.电子 3.原子结构的模型 (1)枣糕模型 (2)核式模型 (3)α粒子散射实验 4.原子核 (1)质子 (2)中子 (3)核子 5.原子的结构 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