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618594

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第一课时 降水的变化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初中地理六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2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16666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变化,降水,六年级,地理,初中,教版
  • cover
鲁教版初中地理 六年级上册 《降水的变化》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降水的形式和测量,知道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人地和谐的观念。 2.运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通过读图,说出降水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培养学生绘图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 阅读图表资料,说出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三、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猜谜语,教师点拨,给出降水概念。 列举谜语如下: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雨) 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原来它从天上来。(雪) 大豆小豆天上洒,乌云深处它的家,一来敲锣又打鼓,人畜庄稼都怕它。(冰雹)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展示:雨、雪、雹的图片,并给出降水的概念: 像这种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 2.学生畅谈降水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师点拨评价并播放短视频《9级大风暴雨6分钟袭烟台》《辽宁63年来最重干旱仍在加重》加深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激发学生兴趣,自然而然使学生了解了降水的概念。通过让学生畅谈降水对影响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理解降水对生活生产的重要意义,继而激发探究的欲望。利用辽宁的旱灾、烟台的暴雨来深刻而理解降水对我们影响巨大,这也是我们学习降水的目的意义所在,以充分体现地理教学以人地关系核心。) 承转:看来降水的多少对人们的影响非常大,那么怎样来测量降水量的多少呢? (二)探究学习 1.数据观测———理解降水量的含义 (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降水量的测量,教师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可以怎样测量降水量。视频呈现《使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采用自制雨量器模拟降水,帮助学生理解降水量测量的过程。 教师讲解降水量的含义:一般情况下,降水量指的是大气降水在无蒸发、无渗漏无流失情况下,在地表积聚的厚度。 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来制作简易雨量器进行降水量的测量。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呈现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的降水量数据理解雨的级别。 启发理解日降水量:我们把24小时的降水量称为日降水量。 (2)通过启发提问理解月降水量、年降水量的概念:一般情况下,年降水量指多年平均降水量。 (设计意图:无论是降水量柱状图还是等降水量线图,都需要理解降水量的概念,通过视频播放,使学生理解降水量的数据如何获取,通过询问生活中怎样测量降水量,将观测降水量的实验与生活相联系,深刻理解降水量的形成过程。) 2.绘制图表 (1)选择图表,联系生活 课件呈现烟台各月降水量,让学生观察发现烟台降水的特征。 教师启发:这是我们气象观测小组观测的烟台多年平均降水量的一组数据,让我们来说说我们烟台降水随时间有什么变化特征?看这样的数据有些麻烦,那么用什么方法能更直观一些,一目了然呢? 课件呈现饼状图、曲图和柱状图,让学生选择图表。 (设计意图: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了统计图表,这里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师以烟台为例,运用动画一步一步讲解演示柱状图的画法,教给学生绘制图表的方法。 (设计意图:运用动画,生动演示,了解绘图过程,目的是教给学生绘制图表。) 3.分析特征———学会归纳降水随时间变化特征 (1)判读烟台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特征———师生合作学方法 请学生读图分析烟台降水随时间变化特征,教师点拨、评价,启发,提醒用准确概括的语言来表达出来,最终形成描述降水特征的方法。 方法整理:师生一起总结描述降水随时间变化特征的方法 一关注时间:冬季或夏季 二关注降水的特征:多雨、湿润、少雨、干燥 板书如下: 时间 降水 夏季 多雨 冬季 少雨 (干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