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61924

[双成新学案](2015年秋)人教新课标地理必修1第二章 知识整合提升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6次 大小:15906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新课标,整合,知识,第二章,必修,地理
  • cover
一、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过程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1.保温过程 由上图可知,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过程可归纳如下表: 保温过程 具体过程 热量来源 太阳暖大地 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后增温 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大地暖大气 地面增温后形成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后增温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大气还大地 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其中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它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 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2.保温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 (1)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农业、玻璃温室育苗等。 原理:塑料薄膜、玻璃与二氧化碳具有相同的 功能,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散失,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大棚或温室里。 (2)秋冬季节,北方农田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里的农作物免遭冻害。 练习1 下面图1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由图1和图2可知(  ) A. 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C.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 D.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 (2)人类通过燃烧烟幕预防霜冻,可以使图2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A.①增强 B.③增强 C.②减弱 D.④减弱 答案 (1)C (2)B 解析 据图1可知,a曲线昼夜温差小,图2中 ①代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③代表大气逆辐射即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因此昼夜温差大小主要是受①③影响。燃烧烟幕增加了CO2的排放,使大气逆辐射增强。 二、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关键抓住以下两点关系: (1)温压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如图中①②③④所示)。 [特别提醒] (1)高压的数值并不一定大于低压的数值。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压的数值大于低压;在垂直方向上,近地面的低压反而高于对应高空的高压。 (2)气流并不是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在垂直方向上,气流却有可能由低压区流向高压区。 练习2 读“北半球某地高空等压面分布图”,回答(1)~(2)题。 (1)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上图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  ) (2)关于等压面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为城市,b地为郊区 B.a地为海洋,b地为陆地 C.a地可能昼夜温差较小 D.b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答案 (1)B (2)D 解析 本题组考查了热力环流及等压面的判读。 由图知d为低压,c为高压,由近地面与高空气压性质相反,可推出a为高压,b为低压,根据热力环流a应为冷空气下沉,b为热空气上升,环流为逆时针。a地高压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b地上升气流易形成阴雨天气。 三、等压线图中风向和风力大小的判断 (1)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如下: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做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或向左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以北半球为例,如下图: (2)利用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判读风力大小 ①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②在比例尺相同的两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B处风力大于A处。 ③在气压差值相同的不同等压线图中,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如下图中C处风力大于D处。 练习3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回答(1)~(2)题。 (1)由图可判断M和N两地天气(  ) ①M地比N地风力小 ②M地比N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