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619400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21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36971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5课,三大,改造,课件,2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 5课 三大改造 学习目标 1.分析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知道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和结果。 2.知道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及政策。 3.分析归纳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理解三大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一、农业合作化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 材料一:当时3亿农民,要分7亿亩土地和297万头耕畜,人均可分得耕地2.3亩,约100人可分得一头耕畜。 材料二:土改后,部分农民天灾人祸或无力耕种等原因开始出卖自己的土地。如到1952年山西省就有718公顷的土地被卖掉。其次,不愿意卖掉土地而又无钱耕种的农民开始向中农和富农借高利贷。 算一算:人均可分得耕地多少亩?多少人可分得一头耕畜? 7÷3≈2.3(亩) 297万 ÷3 亿≈0.01(头/人) 结合材料,概括农业合作化的原因 (1)土地改革后,分散的个体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3)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2)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分散 合作 一、农业合作化   农业合作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农业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参加合作社农户 占全国农户总数(%) 参加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占全国农户总数(%) 1.17亿户 96.3 1.0667亿户 87.8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三)结果 一、农业合作化   材料一 从1952年到1956年,在合作化运动期间,全国农业总产值共增长20.5%,平均每年递增5.1%。   材料二 1953年春,河南安阳有一个村,18户贫下中农组织起来,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社员齐心协力,苦干一年,生产发展了,产量提高了,社员收入增加了,生活得到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农业合作化有什么作用?   农业合作化后,能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物尽其用,人尽其力,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改善了农民生活。 二、手工业合作化 (一)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1952年手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13%左右,在农民所需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中,手工业品占80%左右。但是,个体手工业是分散落后、规模狭小的个体经济,同时也是小商品经济,很不稳固。这种个体私有制的生产关系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新技术的采用。 分散、落后的个体私有制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   政府引导手工业者组织起来,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针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在组织形式上,逐步由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生产社发展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在方法上,从供销入手,实行生产改造。   在步骤上,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 二、手工业合作化 ◎手工业者组织的木器生产合作社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三)结果 二、手工业合作化 三、公私合营 1.私营工商业中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严重扰乱经济秩序。 2.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和巩固政权的需要。 (一)背景 材料一:上海水泥厂解放前是一个资本家开的工厂,产量本就不高,现在都解放了,工人们劳动条件还很差,资本家还经常打骂和开除工人兄弟,水泥厂赚的钱也大都被资本家装进了腰包,工人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