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62299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万村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试卷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265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河北省,州市,献县,万村,中学,2015-2016
  • cover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万村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七年级 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18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qí)   祷 妥(xié) 根深(dì)  固 (qiè)  而不舍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①他们很不赞成,认为一个学生要独立思考,这简直是不折不叩的异端。教授们宣布 说,所有科学上的问题最后都被亚里士多德一牢永逸地解决了。 ②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及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是无成。 错别字 改 正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斜塔上的实验》是一篇写伽利略生平的人物传记,盛赞了伽利略勇于创新的精神。 B.《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议论文批判了异端观点,确认了事物的正确答案是惟一的。 C.《宇宙里有些什么》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宇宙里有些什么及其特征。 D.《(梦溪笔谈)二则》是北宋科学家向我们讲述的古代的一些科学成就,这些成就至今对我们仍有很大启示。 4.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①双方领导人就国际和地区形势以及 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广泛地交换了意见。②关于台湾问题,我方指出,我们将以最大的努力保护台海和平与稳定。③谁敢制造“台独”事变我们必将采取断然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④本次会谈,取得了积极成果。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5.为了展示同学们学习、关注科学的收获,七(1)班准备举办一次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 介绍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和自己的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请你为会议主持人准备 一段开场白。(3分) _____ 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52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6一9题。(12分) 【甲】元丰中,庆州界生子 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乙】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 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悉为两段_____ ②岁以大穰_____ ③贻以金钗_____ ④人履其板_____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方为秋田之害 方两三级 B.如土中狗蝎 匠师如其言 C.其虫旧曾有之 匠师如其言 D.则以钳搏之 问塔动之因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译文】_____ ②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译文】_____ 9.下面对课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忽有一虫生”中的“忽”字表明事出意外。说明害虫天敌的出现是自然界生态平衡现象,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存在。 B.“岁以大穰”中“以”是“因为”之意。强调了“大穰”的取得完全是由于天敌彻底消灭了子方虫,这就突出了“以虫治虫”的成功。 C.“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 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中“无可奈何”表明大家无计可施,“密使”“贻以金钗”写匠师为解决“塔动”问题费尽心机,反衬喻皓技术之高。 D.“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中“笑”表现出喻皓为自己能解决“塔动”问题而由衷而高兴。 阅读《斜塔上的实验》的选段,完成10一13题(8分) 伽利略拒绝停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