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10月9日7时4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型运载火箭将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夸父一号”发射升空,目前已进入预定轨道,距地面约720千米。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以“一磁两暴”为科学目标,一磁,就是太阳磁场;两暴,就是太阳的两类爆发现象———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下面左图是“夸父一号”实物图,右图是太阳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该卫星( ) A.发射以后立刻成为天体 B.进入预定轨道后成为自然天体 C.运行轨道已脱离大气层 D.在轨运行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2.读右图判断,耀斑发生于( ) A.太阳内部 B.①层 C.②层 D.③层 3.当两暴发生时,该卫星将( ) A.可能与地面指挥系统的联系中断 B.被大量高速带电粒子击毁 C.被引发的流星雨袭击 D.因周围温度过低无法运作 天文学上的“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宜生命繁衍的区域。有研究表明在距离地球39光年的“Trappist-1”恒星系统的七颗行星中,有三颗位于“宜居带”中。“Trappist-1”的质量和表面温度,分别约为太阳的十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下图为“Trappist-1”天体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Trappist-1”天体系统级别类似于( )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地月系 D.太阳系 5.该天体系统中“宜居带”与“Trappist-1”的距离最有可能( ) A.大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B.等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C.小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D.接近火星与太阳的距离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地球被推入木星轨道,借助木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经历2 500年的星际流浪后,抵达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新家园。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6.图中地球在A、B、C三个位置对应的天体类型分别是( ) A.卫星—卫星—行星 B.行星—行星—行星 C.行星—卫星—卫星 D.行星—卫星—恒星 7.比邻星能成为地球新家园是因为其可以为地球提供( ) A.充足的食物 B.适宜的大气 C.稳定的光照条件 D.大量的液态水 科学家对古生物化石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下图为不同地质时期的古生物化石和北京猿人复原图片。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甲、乙、丙、丁四幅图片中的生物,按出现地质年代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序为( ) A.甲—乙—丙—丁 B.甲—丁—乙—丙 C.丁—甲—丙—乙 D.丁—甲—乙—丙 9.乙图中的生物繁盛的地质年代是(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左图示意不同生物存续时间,右图为在某地发现的地层Y剖面示意图,该地层中含有各种化石。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0.化石X所示三叶虫生存时期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含量增加 B.盘古古陆解体 C.裸子植物盛行 D.鸟类开始出现 11.根据化石判断,地层Y形成的年代可能是( ) A.泥盆纪 B.侏罗纪 C.白垩纪 D.第四纪 下图为我国某局部地区莫霍面等深线(单位:千米)示意图,甲地为某省会城市。据图完成下面两题。 12.图示区域莫霍面( ) A.西高东低 B.中间高,南北低 C.中间深,东西浅 D.西深东浅 13.34°N纬线莫霍面等深线向东凸出,原因是( ) A.山地的延伸 B.河流流经 C.谷地的分布 D.高原的分布 读四大圈层联系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14.四大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 ) A.大气圈 B.岩石圈 C.生物圈 D.水圈 15.下列关于四大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②岩石圈就是地壳 ③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上部 ④大气圈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A.①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